分享

脑中风防治手册!学会1条就赚了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12-12

华医世界

前段时间,西安一位年仅24岁研究生因突发脑出血不治身亡。

脑中风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2018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数据显示,2017 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23.18%、城市人群为 20.52%,这意味着每 5 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 1 人死于脑卒中。

其中发生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为了减少脑中风的发生和恶化,小师妹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脑中风的不同阶段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1,脑中风可以未病先防

国务院 2019 年 6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定位上从以“疾病 ”为中心向以“健康 ”为中心转变;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 ”向注重“治未病 ”转变;坚持预防为主。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遗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少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等。

预防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能有效防止中风的发生,比如定期体检、戒烟,运动等。

定期体检

体检可以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处在什么样的一个健康水平上,是完全健康的,还是亚健康状态,还是已经处在一个疾病的状态。

可以针对性的给予积极的处理,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善睡眠,改善营养,适当的运动,提早干预,或者是及早尽早的开始药物治疗,防止身体进一步的恶化,

或者是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像很多脑血管疾病都是比较隐蔽的,通过体检可以早期筛查。

戒烟

吸烟可使脑中风的危险度增加,是缺血性脑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中风的发病危险。

向病人宣教必须戒烟,同时动员家属戒烟,尽量避免被动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戒烟途径包括宣教劝说、尼古丁替代产品、口服戒烟药等

维持合适的体重

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会加快脑中风的发病风险 。

BMI应控制在18.5kg/m2~24.9kg/m2,BMI在25.0kg/m2~29.0kg/m2为超重,BMI>30.0kg/m2为肥胖。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脑卒中策——脑中风二级预防建议所有超重的缺血性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减肥,

维持BMI在18.5kg/m2~24.9kg/m2,女性腰围<88cm,男性腰围<102cm。

 良好睡眠

有学者指出脑中风会导致病人睡眠结构的改变以及睡眠质量的降低,

从而加重了病人神经功能损伤以及治疗后认知障碍的加剧。

睡眠障碍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改善睡眠有助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康复和生存质量提高。

尽可能消除各种不利于病人睡眠的因素;培养病人良好的睡眠习惯。

饮食

合理膳食,进食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多烯脂肪酸,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饱进食。

提倡荤素搭配,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

运动

美国医学博士Goldstein等研究证实:保持适当运动可使脑中风发病率降低20%,高活动量可使脑中风发病率降低27%。

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脑卒中复发。

因此,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对有能力进行体力活动的病人,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对肢体运动障碍的病人,每日进行康复训练。

2,脑中风怎样已病得治

早期预防的情况可以让脑中风的发病率总体下降,当然并不能在100%使疾病不发生,在疾病的发生出现先兆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应用一些药物进行干预。效果强度更强一点。

主要有活血化瘀和芳香温通两种类型

前者代表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三七、水蛭、蜈蚣等,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促进纤溶,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后者代表药有麝香、苏合香、肉桂、人参、蟾酥等,具有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血管斑块等作用。

另外,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山药、甘草、黄芪、白术、灵芝、肉苁蓉、胡桃肉、蛤蚧、锁阳、蛇床子、绞股蓝等,都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脑卒中的预防均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利脑心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银杏叶片、人参皂甙、三七总皂甙制剂等。

它们都有改善血液黏滞度、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可明显调节脑血管血液流变性,并改善脑细胞微循环灌注,抑制血栓形成。

而一些复方注射液,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微循环等作用,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活血化瘀古方,如“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中以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甘草各6克,柴胡3克,桔梗、川芎4.5克)和

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3克)”作用最强。

3脑中风怎样病后得复

在疾病发生后,我们要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在长期服药、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方面做好防复发的针对工作。

长期服药

脑中风病人需长期服药,因此在病人用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

因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会定期抽血检查,所以要告知病人并取得其配合。

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用药行为的监督、指导、教育,能够提高病人长期服药的依从性。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脑中风病人病死率及致残率,首次脑中风后未用或未坚持康复治疗者,缺血性脑中风复发率较高,说明脑中风后的康复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中风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康复训练可促进脑中风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配合康复师指导病人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语言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功能康复等。

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减少脑中风复发,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脑中风的复发先兆。

出院指导内容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遵医嘱按时、按量 服药;定期监测血压;按医生要求复诊,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诊;继续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锻炼。

家庭访视

有研究对脑中风病人的随访发现: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及行为干预,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有明显提高。

通过家庭访视,与脑中风病人及家属建立长期的随访关系,加强对脑中风病人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脑中风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主动地采取防范措施。

访视内容包括心理咨询、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脑中风危险因素评估、脑中风健康知识宣教等。

目的在于了解出院后脑中风病人的遵医行为、生活方式现状等,给予评价并找出相应措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脑中风的复发。

小师妹希望这篇文章让更多人掌握脑中风的有效防治,让更多人远离脑中风,优秀的你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法,在留言处一起交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