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损兑》实为空灵之境界

 鬼谷之名 2020-12-12

       因为小学二年级时练习过魏碑,到现在为止,字里行间也难逃魏碑之禁锢。

       但偶然之间,又悟得一道理:学之不易,忘之也不易。

       学问之道:走偏了方向,很难再走回来,原本也知道,但干脆执着走下去想看看最终的结果。

       然而这种结果往往也会出人意料。殊不知正与偏会转换,偏化正,正化偏。

        而其要理在于:

        殊途同归,只在一念之间。故有转圜之法,转阴为阳,转阳为阴。转凶为吉,转害为利,皆是因事而制,因情而适,不可执泥于固定文辞。

         故而才有邵雍说法:“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

         又有鬼谷子之说法: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一切执泥于“固定之表象”与浅显的文字,想去探索万变之世界。这原本就是错误的方法……

         转化之道,绝非守株待兔,或者坐以待毙,而是虚心平意,见隙而动,如庖丁解牛,刀刀到位,才可游刃有余。

         此文择自《素书》: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实与鬼谷《损兑》相应:事有适然,物有成败。

        人生在世,成败在很多偶然因素下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无数偶然,才会有《损兑》空灵之境。故而人生的意义已经不再与成败是非,而是尽性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