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满分510分,其中语、数、政、理、化(文科史、地)各100分,英语按10%计分,即10分(一般专业只作参考)。全国468.5万人参加高考,高校共录取28.4万人。廖家中学79级应届毕业生中,文科、理科均只有一名同学考上大学;而报考中专的同学,考上中师的较多。应届文科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刘光乾(和我从小学就是同学)陪同陈应春老师到我家通知高考成绩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当得知只考了255分,差10多分上线时,心情还是很失落;然而,让我深感温暖和备受鼓舞的是,陈老师告诉我,学校决定让我回去免费随80级“快班”学习。
我很快又投入到80级“高二”的紧张学习中。吸取之前偏科的教训,在自己弱项化学、物理上多花时间,尽量让各科缩小差距。30年后才从白秀良老师那里得知,当年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学校领导要求老师各自想办法把学生的“短板”补上,而给他们的奖赏却只是——上课(补课)晚了有加班饭吃(通常是馒头、稀饭、花生米,有时可以喝点小酒),或一个月多发几斤粮票。
80级“快班”里,成绩名列前列的,多数是79级考大学落选的同学(包括从其他学校转到廖家中学复读的)。各科老师除正常上课外,还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给我们义务补课。政治老师游玉良给我们几个同学“开小灶”,把我们召集到他家,他边用花生米下酒,边给我们分析讲解政治题;语文老师沈志远、数学老师杜云福、化学老师白秀良、物理老师周玉清等,纷纷因材施教、各显神通。
40年后仍精神矍铄的沈志远老师(前排右)、周玉清老师(前排左)(杨青林 摄) 1980年是恢复高考后的第4年,由于考生多,为了减轻高考压力,开始实施“预选”制度,即先进行预考,成绩进入前30%左右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40年后同学聚会,有的还在为没有参加过高考而感到遗憾);参加高考的大概有30%能考上。当年全国有333万人参加预考,高校共录取28万人。
高考前几天,从来不知牛奶味道的我,为了增加营养,买了一包奶粉早晚饮用。考点在离家14公里的县城,我们头天便进城统一入住定点招待所,7月7、8、9日如期参加高考。考完后,忐忑不安、不太有底。与上年不同,1980年本科、大专、中专一并划线录取。当时父母担心我如果只上中专线可能不愿去读,于是让大姐出面做我的思想工作,劝我即使是中专也不要放弃机会,因为中专毕业有正式工作,收入也比乡下务农好得多。7月下旬成绩公布,我考了383分(满分530分,除英语满分按30分计,其余5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政治81分、语文80分、数学79分、化学72分、物理62分、英语9分。到学校拿到成绩当天就得填报志愿,对乡下孩子而言,首要目标就是离开农村,去吃“商品粮”;至于选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心里基本没数,也没事先征求父母的建议,主要还是听从老师的意见。我本打算填报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但考虑到化学成绩不理想也就放弃了,最后采纳了杜云福老师的意见,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和兰州大学之间做了选择。
8月25日,邻居告诉我,镇上邮电所的告示牌上有我的名字,猜想应该是录取通知书,我便立刻骑车飞奔前往。果然是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机电系工业电气自动化,和填报志愿完全一致。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录取通知书信封(杨青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