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一男子听力突然下降,竟是脑梗!突发耳聋别大意,可能是脑血管在报警

 AISHUYIBAINIAN 2020-12-13

耳朵

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器”

它不仅负责人的听觉

还有平衡和定位的功能

不少人有过听力突然下降

并伴随头晕的经历

感觉可能是没有休息好

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河青爱健康

提醒你

突发耳聋千万不能拖

因为这可能是脑血管在“报警”

河北66岁大爷突发耳聋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居然是脑梗

前不久,沧州66岁的韩大爷发现自己的听力突然下降,并伴有发作性头晕,休息一天后仍没有缓解,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就诊。

做了头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梗死范围在右侧小脑前下动脉分布区。

医生得出结论,韩大爷的头晕、突发性耳聋,是由脑血管病引起的。

出现突发耳聋

可能跟这些原因有关

在我国

突聋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多在41岁左右

常见发病原因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杨潮萍表示,突发性耳聋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

常见的原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多种因素影响,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另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

突发耳聋别大意

有可能脑血管在“报警”

一般认为

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

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

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但一定要注意

突聋老人一定要警惕脑血管病

因为脑血管疾病越早诊治

获益越大

病情不能耽误

突发耳聋及时治疗

还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临床上约90%的突聋患者

伴有耳鸣

50%的患者伴有耳闷、耳胀

30%的患者伴有眩晕或头晕

甚至有部分患者会伴有

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一般来说

耳鸣的出现就可能是一个信号

它提示您可能过劳,需要休息

但是

仍然有很多突聋患者

以为自己只是上火

盲目吃上几天祛火药

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当内耳缺血缺氧到一定程度后

耳内毛细胞损伤便不可逆

就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

这些习惯和因素

正悄悄伤害你的耳朵

长期戴耳机

长时间用嵌入式耳机听音乐会对听力造成伤害,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耳鸣,严重者导致耳聋。

频繁挖耳朵

频繁的掏耳朵,以及不正确的掏耳方式,因多数情况没有彻底消毒,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菌群失调,霉菌感染外耳道引起肿胀,导致听力下降。

过度激动和劳累

可导致小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引起突发性耳聋、耳鸣,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长期进食油腻食物

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肥胖、血糖、血脂高,导致血栓或栓塞形成,堵塞内耳微小血管,引起突发性耳聋,不及时治疗亦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炎症、鼓膜穿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耳硬化、听神经病等也会引起耳聋。

长期或者过量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聋。

颅内肿瘤、结核、梅毒、结核性脑膜炎等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

保护耳朵

从这些方面做起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噪音环境下注意听力防护,可佩戴耳罩或者防噪音耳塞。

2、避免频繁挖耳朵,人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一般不用借助外力清洁。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控制情绪。

4、避免长期佩戴耳机,必要时尽量外放听音频文件。

控制基础疾病

1、老人最好一年检测一次听力,了解听力丧失的原因。

2、如果发现已经到影响与人沟通的程度,要及时治疗,配助听器,延缓听力下降的发展。

3、老年人饮食要清淡、忌油腻,要注意控制体重以及血糖、血脂水平,定期查体,必要时药物干预。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注意不可轻易停药,注意规律服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