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归纳专题】42之谋士篇2:三国两晋南北朝18大谋士

 金色年华554 2020-12-13

公众号【我是柳成荫】历史文章汇总以下链接不能直接打开,需要复制链接后发送到微信文件小助手后可直接打开。

【上·天文】(数学)

https://mp.weixin.qq.com/s/0y8bWBVFw2j8f-BDbzRi7A

【中·人事】(历史,宗教,主流媒体,经济,中国古代史归纳

https://mp.weixin.qq.com/s/rIHdyjN_hl2nQuQcWFDRhA
下·地理】(交通,地理,能源,铁矿石)

https://mp.weixin.qq.com/s/gN61Xy91qesXHrSgSfOsCA

【时间可以碎片化,知识不行,我们一起系统性的学习吧】

【肉体不允许,就让精神遨游世界】

一.三国

1.魏国

(1)贾诩,关键词:献计李榷郭汜反攻长安,献计张秀复叛曹操,离间马超韩遂(以出损招出名);贾诩本是董卓的门下,董卓被杀后,贾诩献计董卓部下李榷郭汜反攻长安杀死司徒王云俘虏汉献帝;贾诩后来投靠南阳张绣,在张绣投降曹操后,因为曹操收了张绣嫂子,贾诩献计进攻曹操,曹操措手不及典韦和侄子都被杀,但是后来还是贾诩劝了张绣归顺了曹操;贾诩也投靠了曹操,献计离间马超韩遂,最终平定关中。

(2)荀彧,关键词:曹操谋主负责后勤,深耕固本以治天下打造兖州根据地(山东河南交界),打败陈宫迎接吕布,主张迎立天子;荀彧是曹操的谋主,和侄子荀攸一个负责对外,一个负责对内,提出深耕固本以治天下,打造兖州根据地,让曹操得以安心征战天下,守卫兖州打败陈宫乘着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的时候迎接吕布的图谋;在迎立汉献帝上,力排众议,主张迎立汉献帝定都许县(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荀彧是真的最终立主迎接汉献帝实现这一战略的);但是晚年因为曹操加九锡问题上闹掰自杀(荀彧还是向着汉室的只想曹操做周公)。

(3)郭嘉,关键词:曹操手世之奇才(以对人心的把握出名);郭嘉本是袁绍门下,后经荀彧推荐投靠曹操,被曹操称之为世之奇才,因为对人性的了解,经常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对袁绍的了解提出十胜十败,对刘备的了解反对放刘备离开(建议不杀刘备但是要软禁起来),对孙策的了解不加防备会被刺杀也证实了,对在曹操打败袁绍后准备进一步进攻袁绍两个儿子袁尚袁谭时,郭嘉却反对,提出两兄弟肯定会自相残杀,果不其然不久两兄弟自相残杀,曹操再进攻一举打败袁绍两个儿子,郭嘉在曹操进攻乌桓的时候病死了,英年早逝。

(4)司马懿,关键词:协助曹丕取得世子之位,两次北伐对阵诸葛亮,高平陵事变,历经曹魏四代;司马懿辅助曹丕取得储君之位,曹丕去世后和曹真等一起担任魏明帝曹叡的辅政大臣,两次抵挡住诸葛亮的北伐并且第五次北伐耗死了诸葛亮,魏明帝去世后和曹爽一起担任曹芳的辅政大臣受到曹爽排挤,在曹爽和曹芳外出高平陵祭祀的时候发动政变,控制洛阳,掌控了大权。

(5)荀攸,关键词:曹操的谋主(荀彧主内荀攸主外),水淹下邳擒吕布,献计斩杀颜良文丑;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在曹操迎汉献帝入许都后,曹操邀请荀攸来辅佐,基本上曹操每次大战荀攸都跟随出策,尤其当曹操进攻吕布的时候,献计水淹下邳之计,擒拿了吕布,是官渡之战中,献计斩杀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

2.蜀国

(1)诸葛亮,关键词:隆中对,促成孙刘联合,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南平南中(云贵),第五次北伐病逝五丈原(宝鸡)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名词,号称卧龙;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先生(徐庶主要就是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后母亲被曹操抓住后被迫投靠了曹操没有为曹操献一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隆中对分析了天下形式,并且给出了争夺天下的方案,天下形式是曹操打败袁绍北方已定,孙权三代经营江东已经很稳定,但是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都不是贤主,可以占据荆益二州,外联孙权,待天下有变从荆州直捣中原。

(2)庞统,关键词:号称凤雏和诸葛亮齐名,献上中下三计助刘备得益州;益州刘璋派法正向荆州的刘备求援一起进攻汉中张鲁,法正劝解刘备乘机拿下益州,刘备来到益州后得到了很多刘璋的粮草,庞统献上上中下三计,上计是直取成都,中计是以回荆州为名拿下前来送行的益州大将,下策是退还白帝城再图谋益州,刘备采纳了中计,最终得了益州,而庞统在攻城过程中被射中去世,藏于落凤坡。

(3)法正,关键词:拉拢蜀中豪族,计斩夏侯渊;法正是刘璋门下,被任命邀请刘备共抗张鲁时私下邀请刘备入主益州,但是内应张松叛变事件被发现后,张松被杀,刘备和刘璋决裂,法正在刘备阵营最大的运用其实是因为刘备等人都是外来的人,需要利用法正来拉拢蜀中的豪族;采取声东击西之策,轮番进攻守卫汉中的张郃,但是在夏侯渊分兵救援张郃的时候,让黄忠进攻夏侯渊,使得夏侯渊被杀,为刘备夺得汉中立下大功,但是不久后就病死了。

3.吴国

吴国不像魏国和蜀国那样有专门的谋士,吴国的谋士和将军是一体的,著名的四大都督都算谋士,赤壁之战的周瑜,白衣渡江夺得荆州的吕蒙,夷陵之战的陆逊,还有鲁肃,这里主要介绍鲁肃。

(1)鲁肃,关键词:江东版隆中对,促成孙刘联盟,湘水划界;周瑜将鲁肃推荐给孙权,鲁肃给孙权分析了天下形式并且给出了争夺天下的方案,北方的曹操已经暂时不可撼动,只有立足江东,待天下有变,西进荆州灭刘表,夺得长江以南,进而北伐中原,虽然叫江东版隆中对,但是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早了几年;在曹操准备南下征孙权时,大多数人都支持投降,只有鲁肃和周瑜主张抗战,鲁肃负责去荆州和刘备相见,并促成了孙刘联合,有了后来的三国分立;赤壁之战后,为了顾全大局,鲁肃建议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后来刘备夺取益州后,鲁肃又索要荆州,因为曹操进攻汉中,刘备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同意双方湘水划界,刘备得荆州西部三郡,孙权得东部三郡。

4.袁绍

(1)田丰,关键词:主张袁绍不和曹操决战被杀;田丰是袁绍的谋士,辅佐袁绍打败公孙瓒,但是在阻止袁绍进攻曹操的时候被曹操关押起来,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杀死了田丰。

(2)沮授,关键词:主张迎立天子,主张官渡之战缓进,主张保粮仓;给袁绍提了很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官渡之战后被俘虏,因为想逃走被杀。

二.两晋十六国

1.张宾,关键词:辅佐石勒建立后赵(关中,河南,黄河以北);石勒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投靠前赵(关中)的的刘渊,刘渊死后儿子刘聪(带刘曜,石勒,王弥在永嘉之乱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政变杀死哥哥称帝,刘聪死后刘翟(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政变杀死刘聪儿子称帝,在张宾建议下,石勒以河北邢台为根据地,打败大将王弥和晋大将王浚,占领前赵东部(河南河北),正式和刘翟曜决裂,建立后赵政权(刘曜占领西部关中)。

2.王猛,关键词:辅佐符坚统一北方,统兵灭前燕(山东河北辽西),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前在恒温北伐时,前燕向前秦(关中)求救,前燕同意割让城池作为代价,王猛建议答应,并先救后灭,前秦和前燕一起打败了恒温,但是事后前燕不同意了,前秦以此为借口,王猛统兵最终灭了前燕;王猛临死前,让付坚不要着急和东晋决战,要先解决内部矛盾,付坚没听,导致淝水之战后前秦分裂最终灭亡。

3.王买德,关键词:辅佐赫连勃勃攻取关中建立胡夏政权;赫连勃勃本是后秦的将军,后自立,自称夏王定都统万城(榆林靖边县),

在刘裕返回建康后,王买德建议赫连勃勃进攻关中,在进攻关中过程中,发生关中事变,最后胡夏夺取了关中。

4.谢安,关键词:挫败恒温篡位,淝水之战的决策者;恒温在第三次北伐被前燕和前秦打败后,听从谋士建议行废立提高名望,后因为病重准备加九锡,但是被谢安拖着一直到死加九锡的公文也没有改好。

三.南北朝

1.张衮,关键词:辅佐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立国功臣之首离散部落编户齐名;张衮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谋臣,在拓跋珪历次主要战斗中出谋划策,而鲜卑族之所以能入主中原统一北方,最重要的是张衮的离散部落编户齐名制度,将以血缘关系建立的部落强行解散,编户齐名,相当于将游牧民族农耕化,为北魏的汉化奠定基础。

2.崔浩,关键词:辅佐太武帝拓跋涛统一北方崇道灭佛;崔浩是三朝元老,光辉时期是太武帝拓跋涛时期,辅佐太武帝拓跋涛灭胡夏,败柔然,统一北方,而且还在拓跋焘的支持下崇道灭佛,但是由于和太子关系很差,最终被夷九族。

3.刘穆之,关键词:刘裕的萧何;刘裕经常在外打仗,刘穆之就负责在建康经营根据地,管理日常事务,使得刘裕无后顾之忧,但是在刘裕刚刚征服关中,还没来得及巩固,刘穆之去世了,刘裕为了大本营的安全只得回建康,留下王镇恶,沈田子守卫,双方爆发关中事变,给了胡夏机会,关中丢失。

4.谢晦,关键词:刘裕的张良;谢晦主要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出计策,尤其是刘裕征后秦,十策有九策是谢晦献上功劳很大,谢晦是刘裕的托孤大臣,但是废除了少帝,拥立文帝刘义隆,最后造反被刘义隆所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