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杂谈 019:什么是“ 桑莲法界”?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0-12-13

迈入泉州大开元寺的山门,最先引人注目的是宝殿上的巨匾大字,它不同于其他寺庙的主殿常书的“大雄宝殿”,而是书写着“桑莲灋界”四个大字。我经常考朋友这四个字是什么字?能回答得出来的寥寥无几。这四个字背后有关于开元寺由来的故事,所以,我就从“桑莲灋界”开始,来跟大家介绍。

“桑莲灋界”中最难辨“桑”和“灋”,其中“桑”字上三个“又”字,写作三个“十”,“法”字繁写“灋”字,独出心裁。就书法而论,最令人刮目以视的是第三个字“灋”。现代汉语词典里难以找到详细的注解,难怪许多人不知它的庐山真面目是“法”字。

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靠水生存的哺乳动物名“獬豸”,四肢细长,尾巴短小,听觉和嗅觉都异常灵敏。雄“獬豸”头长独角,生性勇猛。喜欢用头上的“犄角”扶危助弱,“打抱不平”。后来,这种独角兽的象形字“廌”被世人演变成明辨是非之意,“廌”读音“zhai”四声。去掉上边的“廌”字和下边的“去”字,“灋”字就只剩下了三点水,意即“水明如镜,法如清水”。这就是古“灋”和今“法”的演变过程。

“桑莲法界”和开元寺的由来又有何关系呢?开元寺最初的名字叫做“莲花道场”,这当中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

唐黄滔《重建开元寺记》云:“垂拱二年(686年),郡儒黄守恭桑树吐白莲花,舍为莲花道场。”

据载,寺址原是唐代大财主黄守恭经营的一片大桑园,传说黄守恭白日梦见一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虽乐善好施,却舍不得将此桑园奉献,于是有意作难地说:“须园中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方愿施舍。”谁知第三天满园苍绿桑树竟然盛开白皑皑的莲花,他被这神奇现象感化,毅然献地结缘。传说中的这位和尚就是主持建筑道场的匡护大师,故赐寺名“莲花”。

桑莲古地那棵开出洁白莲花的桑树如今仍斜卧于莲香古园中,成为千年古寺的镇寺之宝,见证了泉州古城的千年风云。百年前的一次雷电,古桑树被一劈为三,折断的枝干并没有枯死,而是落地生根又枝繁叶茂,再次印证古树的神奇!这棵千年古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树龄1300多年。

千年古桑

唐朝长寿元年(692年),莲花道场升为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再改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又改称开元寺。迨至两宋,泉州开元寺不断发展,香火更盛,周围设有不相统属的支院120所。到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向福建行省平章伯颜申请,经朝廷批准,合并为一寺,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其后40年中,是泉州开元寺最鼎盛的时期,寺内有一千多名僧人,是国内少有的大寺庙。

莲花道场的首座殿堂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是开元寺中最早的建筑,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之瑞,故称“紫云大殿”。山门上的“紫云”大匾,对面的紫云屏,以及黄守恭后代的“紫云衍派”,皆出自这个典故。

唐代大殿是面阔五间的单檐歇山,还有钟、经二楼在其东、西两侧。据开元寺志记载,宋代大殿有过两次修建。因为泉州宋代人口的增加,大殿通面阔由五间扩为七间。在元末十年的亦思法杭兵乱之后,开元寺大殿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毁于一旦。

从明洪武二十二(1389年),僧惠远主持了大殿的重建。随后,在明代又进行了三次增建和改造,最后一次是崇祯丁丑(1637年)总兵郑芝龙重建,殿柱悉易以石,将殿中仍为木质的部分柱子改为石质。其中,用来修建开元寺的石构件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留在下一篇文章分享。

明代大殿保存至今,虽经后代多次修葺,主体没有改变。大殿面阔九间,屋顶重檐歇山,柱网面积1200平方米,是福建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大雄宝殿

大殿供佛像三十四尊,佛坛的正面大厅,供奉着五尊金身五方佛,也称五智如来。正中一尊为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最高神祗。其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初,即诏令闽南置武荣州。地辖今泉州、莆田及漳州东部,治所在南安丰州镇。“武荣”, 武氏荣光也。开元寺始建于垂拱二年(686年),因此受武则天信奉的带着浓厚印度色彩的佛教密宗影响,寺内第一座支院即尊胜院,“佛顶尊胜”是密宗胎藏界的大佛之一。开元寺于唐宋时期拥有众多支院,宗派林立,元代被合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之后就以禅宗一枝独秀,然而寺内的遗迹却以密宗居多。

佛像高大庄严,宗教气氛得到有力提升。佛教密宗轻文字,重造像。为了容纳又多又大的泥塑木雕,大殿必须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大雄宝殿原计划立柱百根,后因为增宽间面起见,减少为86根,号称“百柱殿”。百柱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棱柱、蟠龙柱等。

五方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