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1康巴什区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2020-12-14 | 阅:  转:  |  分享 
  
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会人工取火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

2.下列人物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黄帝B.尧 C.舜 D.禹

3.关于“黄帝大战蚩尤”等传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的社会变动②都是绝对真实可信的

③全是后人胡编乱造的④包含一定的真实成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种植蔬菜”,黄帝时期“挖掘水井”“纺织缫丝”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

A.神话传说 B.海洋文化 C.农耕文化 D.游牧文化

5.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生活B.生产力水平低下C.人们互相谦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6.“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郡县制D.科举制

7.假如宋飞是西周时期的一名诸侯,他成为诸侯的途径有可是()

①世袭继承②选举产生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围魏救赵”“破釜沉舟”分别与下列哪些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巨鹿之战D.桂陵之战、巨鹿之战

10.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①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

③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中的历史信息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时间 人物 事迹 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朝 公元前1600年 汤 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 春秋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进行变法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荆轲刺秦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结果荆轲献图时刺杀秦王不中,反被杀的故事。观察下边战国形势图,燕国位于下列数字代码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 D.④处

13.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B.修筑都江堰C.开凿灵渠 D.发明水排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

15.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平台。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有教无类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分封制的形成B.世袭制的确立

C.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17.下面的摘记所摘录文献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在地方推行()







A.郡县制度B.刺史制度C.行省制度D.井田制度

18.“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暗指()

A.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D.秦始皇死后葬于阿房宫

19.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邦B.刘秀C.刘备D.刘裕

2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A.“以德化民”B.穷兵黩武C.增加赋税D.休养生息

2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吸取教训,励精图治③反击匈奴,开疆拓土④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从职能看下列官职同它相仿的是()

A.丞相B.太尉C.尚书D.刺史

23.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到结果

24.唐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

A.安息B.大秦C.新疆D.西域

25.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到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通西域B.西域都护的设置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26.南昌市大塘坪乡观西村一座山上发掘了一座古墓,认定为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坟墓。得出这一结论,主要依据是()



27.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表现在()

①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在陈建立政权③消灭了秦军主力④推翻了秦朝统治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A.欧洲B.非洲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D.朝鲜、日本

29.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楚汉之争







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31.

材料一商鞅变法规定,“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观察上图指出,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2分)图中空白处应该填什么官职?(2分)

材料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这些措施分别有何作用?(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2分)

(5)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解决这一问题?(4分)

32.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受到打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该措施的建议者是谁?(4分)

(3)对比材料二、三,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其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2分)

(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2分)

33.“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连接中国与世界,沟通历史与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王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得重要和珍贵。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



(2)根据材料二可知,汉代丝绸从A处,最远可以运到B国,写出A、B的名称。(2分)

(3)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历史意义?(2分)

(4)谈谈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2分)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







秦置闽中郡,闽越、瓯越(今温州地区)属之,郡治设东冶县(今福州市)。

---摘自沈克成《温州历史年表》





东汉



新朝







秦朝



东周



西周















①②③④







丞相



图一



图二



A



B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