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言丨重视体育职业教育发展 服务体育强国建设

 白桦树2008 2020-12-14

导语

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加快体育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国际竞争背景,我国的体育职业教育没有充分体现其特色,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体育教育标准单一,办学理念、培养结构、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还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制约着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造成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滞后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还未把体育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其地位、功能、对象和经费投入的边缘化状态极其严重;

二是目标定位不准,没有充分调查和了解市场所需体育职业人才的规格和类型,在设立时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市场数据的支撑,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也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建设;

三是开门办学不到位,体育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要么是在体育系统内部办学,要么是与教育系统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承担体育职业培训主要任务的社会机构和企业组织等参与程度有限,积极性不高;

四是执教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来源单一,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能适应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难以体现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是培养质量不高,体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模糊,不同层次和结构的学校流通不畅,课程设置学科化现象严重,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职业培训各行其是等弊端日益突显。

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加快体育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此,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切实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体育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营造体育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体育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办学效果等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在全社会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

第二,立足国际视野,明确办学理念。体育职业教育一般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建议体育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借鉴国际经验,牢固树立“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和办学理念,制定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标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再通过法律法规加以具体化,以国家意志和市场需求的形式予以充分体现。

第三,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建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密切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研究探索体育职业教育规律,深入体育职业教育一线调研,在转型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促进体育职业教育和体育职业培训协调发展。

第四,强化基本定位,提高办学质量。建议各类体育职业教育学校遵循体育职业教育规律,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开门办学。以就业为先导,不断优化办学功能和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社会机构和行业组织办学的积极作用,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抓住关键环节,建设教师队伍。建议体育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适应现代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教师队伍结构调整问题,破除用人制度障碍,构建教师与社会机构专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体育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立人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16年第1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