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殖好狗的20条原则

 宠爱星球club 2020-12-15

作者:Roger Abrantes, PhD

翻译:TH

在个体数量有限的小种群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变异,遗传的作用往往被放大。因此,繁殖者要特别重视血统,保持完美无瑕疵的记录,对个体进行测试,并谨慎的选择配种对象,这些非常重要!如果这些事情做得不严格,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延续好几代,让个体在好几代里都出现不想要的缺点,可能是外观的,也可能是行为上的。

人们做繁殖的目的不同。繁殖是将雄性动物基因的50%与雌性动物基因的50%相结合,然后静待结果。我们永远不能从它们身上挑选想要的基因,得到完美的后代。但如果知道哪些是显性基因造成的,哪些是隐形基因造成的,并懂得看血统,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这里有一些走心的繁殖指南,句句戳心(受到 Raymond H. Oppenheimer的【繁殖好狗的20条原则】的启发),

1. 今天你选择用来繁殖的狗,将会影响你未来的整个种群(除非你不使用它们的任何后代继续繁殖)。

2. 小心选择进行搭配的公犬和母犬。如果你成犬数量有限,那就等有了下一代再改善。首要原则是,你应该期望的是后代比父母好

3. 统计预测的方法在产量低时(一胎1-2只幼犬)不准确,数量越多越准确。

4. 血统证书是一个重要工具,帮助你了解犬只或其后代可能表现出哪些想要的和不想要的特点。

5. 应该对每次繁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希望加强某个特征,但也别忘了狗是一个整体。千万不要为了强调某一两个特征,把功能和身心健全作为牺牲品

6.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产仔数量高表示健康和繁殖状况好,可数量不等于质量。质量来自于认真的研究,耐心等待合适种犬的出现。想评估已有的繁殖成果,要在开始繁殖前就做好至少三代的繁殖计划

7. 骨骼方面的缺陷是最难纠正的。

8. 别为一只好狗不能产下优秀的后代而烦恼,适者生存是自己能够生存并把有利于生存的基因传给后代。

9. 当你快要接近理想目标时,做少量的异系繁殖(out-cross)。因为你每获得一个想要的特点的同时,也会得到许多不想要的特点,不得不在随后的几代去消除。

10. 系内繁殖(in-breeding)是获得理想特点最快的方式,也是获得缺点最快的方法。

11. 当你获得了想要的特征,系统繁殖(line-breeding)及偶尔的异系繁殖是最审慎的做法。

12. 繁殖不会创造新的东西,除非你遇到突变(很少出现),你得到什么,都是一开始就在那里的,它可能隐藏了好几代,但它一直都在。

13. 平均而言,同胎幼犬拥有50%共同基因。每只幼犬从父母身上各随机获取50%的基因,但每只幼犬获得的基因都不一样。

14. 遗传是双方的特征都会遗传,别指望一代幼犬能解决所有问题。

15. 如果你上一窝幼犬中最差的那只,不如你第一窝幼犬中最差的狗,说明你没有进步

16. 如果上一窝幼犬中最好的那只不如第一窝幼犬最好的那只,也说明你没有进步

17. 衡量一只种犬的好坏,不要用它“最好”或“最差”的后代去评判,评估尽可能多的后代,然后取平均值。

18. 记住,优质是健康和功能的结合,不仅能去除不理想的特征,还要表现出理想的特征,去评判狗的整体。

19. 客观一点。不要让个人感情影响你对繁殖种群的选择。

20. 实际一点,但要追求卓越!总是尽力而为。注意:如果你繁殖的目的是追求特殊属性(如颜色、骨量、毛量),就是在玩火,你的行为是在改变经过了自然选择和验证的基因组合

不断努力,你会发现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本文参考资料  

基因与繁殖:Genes, Environment, Breeding by Roger Abrantes, PhD 

犬的母性行为:rogerabrantes.wordpress.com

动物行为学:www.ethology.e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