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村头老卫 2020-12-16

到了寒冬腊月,农活基本都放下了,这时的老农在闲暇之余也常常出去溜达溜达,看看农田,看看天气,就像有首歌里那样唱的“寒冬腊月哦,盼春风”,他们期盼的是来年能有个好收成。以前就常听老人说“不怕冬月三一阴,只怕大寒满天星”,当时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今天又值冬月初一,一大早是被明媚的太阳叫醒,刚睁开眼,就听见隔壁大爷吆喝着“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一会说“不怕冬月三一阴”,这会对着晴天又吆喝“明年是个丰收年”,到底是晴天好,还是阴天好呢?把我也给弄迷糊了。这些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眼下已经是农历十一月了,农历十一月又称作冬月,我们通常说的“寒冬腊月”,就是指年前最冷的三个月,寒月就是指十月,腊月大家都知道是指十二月,这里的冬月就是指现在的十一月。 既然冬月是指农历十一月,那这“三一”又是指什么呢?有人会说是不是指三十一日,当然不是,因为在农历里,每个月根本就没有三十一的情况,这里的“三一”指的是初一、十一、二十一,这三个带一的日子。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就是说,冬月初一、十一、二十一这几天如果是天晴的话,来年的庄稼收成就会很好,而这里的“米谷一般平”指的是粮食价格平平。与这一句俗语相对的还有几句俗语,首先就是“冬月三一阴,谷米贵如金”,就是说,如果冬月初一、十一、二十一这几天如果天阴,来年的天气情况可能就不利于丰收,收成不好,自然粮食价格可能也会跟着上涨,也就有了“谷米贵如金”的说法。另外一句“冬月三一下,谷米黄金价”,也是类似的意思。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对于这样的说法,你认为冬月初一、十一、二十一是天晴好,还是天阴好呢?其实农民自己也矛盾,尽管人人都盼望着能有个丰收的好年景,但是丰收了又能如何,粮食价格太低,人们还不是纷纷放弃种田,外出务工了,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都不会种田了。所以,以农为本的古人就有这种看法了,才说出“不怕冬月三一阴,只怕大寒满天星”,意思就是说,我不怕冬月初一、十一、二十一这几天天阴下雨,我不怕来年的收成不好,我只怕这几天还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漫天星辰。与其来年是个丰收年,倒不如收成不好的时候,粮食贵一些来的实际一些。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民朋友有这种想法,其实完全可以理解,这不正如卖炭翁当时的心情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尽管寒冬腊月自己衣衫单薄,尽管冻得瑟瑟发抖,还是希望天能再冷一些,炭能买个好价格。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其实单单从冬月这几天的天气情况,就去判断来年的收成,判断来年的粮价,多少有些片面,尤其是放在农业科技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判断更是牵强了许多。但是我们我们不去想这几句俗语的预判道理准不准,我们从这几句俗语汇总可以看出农民的心境。他们盼望着丰收,又为粮价太低而烦恼的复杂且矛盾的内心活动。

农村俗语“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你们那里今天是天晴还是天阴,你对农民的这种心情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