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日久、慢性咳嗽看过来~

 为什么73 2020-12-16

今天

这期介绍有关肺系疾病的保健推拿方法!还是因为冬天感冒咳嗽太多了。还有就是小孩子肺常不足,非常容易感受外邪,外邪不论是从口鼻吸入,还是皮毛侵袭,都是要直接奔着肺脏过去的。所以啊,感冒、咳嗽、肺炎、哮喘这些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是最常见的!

所以,半夏出了这期关于肺部保健的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操作推荐穴位: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五分钟。

保健范围:体质虚弱,反复感冒,咳嗽、肺炎恢复期,哮喘缓解期的小宝宝。

清肺经

肺经穴在无名指的掌面,从指尖到指根,线型穴位;清肺经是从指根推向指尖,家长的一只手固定住宝宝的左手,露出宝宝的无名指,家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沿着宝宝的无名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具有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

平肝经

就是清肝,肝经穴在食指的掌面,从指尖到指根,属于线性穴位;清肝经是从指根到指尖,家长的一只手固定住宝宝的左手,露出宝宝的食指,家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沿着宝宝的食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平肝清肺

基本上都是平肝清肺同时进行,两穴连推,操作起来就是家长用左手的手指隔开小宝宝的中指,将宝宝的食指(肝穴)和无名指(肺穴)向一起并拢,同时从指根推向指尖。清肝平肺能宣肺解表,止咳化痰。

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呢?清肺经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加上平肝呢,这里面有什么原理吗?当然啦,原因就是,根据“木火刑金”这个中医理论,翻译过来就是肝木旺盛会侵犯肺金,当然大家不要忘记这里还有考虑到一个小宝宝的生理特点,就是“肝常有余”,所以肝经常有余,容易侵犯肺,所以加上了清肝。

平肝清肺,对于外感、肺系疾病,基础方必须有平肝清肺。

补脾经

也叫补脾土,脾经穴在拇指桡侧,从指尖到指根,也是线型穴位。操作的时候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拇指,家长的另一只手用拇指指尖从宝宝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补脾具有健脾调中的作用。

大家一看这个作用是不是觉得非常适合用在脾胃疾病之中,怎么混到肺系疾病里了呢?这里用上补脾经,取的是“培土生金”的意思。五行中,土能生金,而中医中脾属土,肺属金,取土中生金之意,也就是通过调补脾脏达到调补肺脏的目的。脾为肺之母,所以肺之气依赖脾之精微赖充养,脾胃健旺,肺卫自然就会牢固。补脾经适合于咳嗽日久、慢性咳嗽。

清天河水

穴位在在前臂里面正中线上,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也是线型穴位。操作的时候,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的左手腕,用另一只手的食、中两指面,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从下向上做直推。

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当中,外感、肺系疾病,全部选用了清肝平肺和清天河水,这是一个基础方,不论寒热都可以用。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清天河水不是清热的穴位吗?不是用来退烧的吗,用在这里合适吗?

现在就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因为小孩是“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还是感染时令疫毒,都最容易化热化火。有一些病证,初期可能是因为感受风寒、或饮冷而表现为寒证或者是非热证,但是常常在很短时间内化热化火,转变为兼有热证或者燥热证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就像感冒,感冒最初是寒症,但是小孩病症发展特别快,家长还没反应过来,发烧了。后期肯定会夹热。

所以加上清天河水,取得是清除肺中余热,清宣肺气,化痰止咳的作用。

最后要提醒家长,在外感的时候,一定要少吃生冷瓜果,肥甘厚味的食物,会加重咳嗽;辛辣香燥的食物也不要吃,燥易伤阴啊!

相关链接

这是个爱感冒的季节!

孩子咳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家长一定要警惕!

文|编辑半夏

图片制作|蛋蛋

漫画|八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