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东芝卖卖卖的同时,在广告投放上也要砍砍砍了

 昵称72923810 2020-12-16

提起日本制造,一贯享有严谨精致的美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国人奉为圭臬,还记不记得,几年前中国游客去日本大量购买马桶圈消费现象曾被媒体反复讨论?

然而,这种崇拜正在走下神坛,已有140多年历史的东芝,近两年来财务负担严重,不得已断臂自保,不断出售自己曾引以为傲的业务。最近当把电视业务卖给海信的消息一出,“百年东芝没落”的感慨响彻全网。

东芝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日本第一台国产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饭煲等等都是东芝生产的。上世纪80年代,东芝的产品开始在中国风靡,比产品还出名的是它的广告,“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成为了80年代最为经典的广告之一。

除了广告语流传度广,东芝还致力于打造国民品牌形象,并进行海外营销,这或许也是其被后世尊称为日本制造业代名词的原因之一。然而其没落和衰败在广告投放上的缩减也体现的非常“立竿见影”。

曾与国民动画《海螺小姐》结缘48年  明年要停了

自1969年《海螺小姐》这部动画片开播以来,东芝就作为赞助商陪伴其走过了48个春秋。然而,据《日本时报》报道,在明年3月底东芝将正式与之告别,原因无他,压缩成本。

《海螺小姐》是日本最长寿的动画片,它诞生于二战之后,以幽默有趣的故事鼓舞面临战后重建的日本人。《海螺小姐》的国际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哆啦A梦》和《樱桃小丸子》,但其诞生的时代背景为其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寓意,因此一直保持着高收视率,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动画。

东芝之所以赞助《海螺小姐》,是为了向一般家庭普及家电,在动画片的开头海螺小姐会告知观众动画是由东芝赞助。类似于东芝这样的大企业开始赞助动画片后,日本动画业与广告界就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赞助商的资金还可以运用到综艺、影视剧等的制作中,品牌也可以在动画中植入而不是单纯地靠画外音介绍。

东芝借助国民动画不仅宣传了自己的产品,还赢得了国民的好感,毕竟48年矢志不渝地赞助一部动画的精神也是很值得敬佩的。

东芝的撤资,在舆论上并不讨好,也实为一件遗憾的事。

纽约时代广场楼顶立了十年的巨型LED广告牌也不挂了

上世纪80年代,外商开始集中进入中国打广告,而在上海的外商广告,日本产品占90%以上。例如在65米高的上海大厦屋顶上的“富士”胶卷广告、30米高的新陆饭店上的“索尼”广告、18米高的上海音乐厅屋顶的“NEC”电气广告、黄浦江畔的“三洋”和“卡西欧”广告等等。

国际饭店上的东芝霓虹广告牌

但其中最先引起争议的却是1985年11月底,国际饭店楼顶的“东芝TOSHIBA”霓虹灯广告。作为上海的地标之一,国际饭店位置特殊,1950年,市测绘部门将饭店楼顶旗杆中心定为上海的“零”号位置,并以此为原点确立了上海城市的坐标系,以国际饭店当时在上海的地位,这个广告位就相当于今天陆家嘴震旦大厦的巨屏LED广告。

于是东芝的广告也引来了上海市民的争议,因为国际饭店曾是上海的地理高度,更是心理高度;它是上海的象征,也是城市文明的结晶,而其在抗日战争期间又曾被日军占领。当时上海市民认为在“上海原点”、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上放置日货广告有辱国格。在他们眼里,在“上海原点”竖起外商广告,上海不又成了半殖民地了吗?这则东芝广告刺激到了中国人的爱国之心,被认为这是一种“经济侵略”。直至最后中共上海市委介入,广告才被裁下。

东芝在80年代就开始在海外投放楼宇巨屏广告,这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震惊的,不过这是一个能迅速传播品牌知名度的好方法,也是一个至今都还在频繁使用的营销方式。

2007年12月,东芝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并一直霸屏持续至今。每一年年末,东芝都会与市民一起参加纽约时代广场的跨年活动,但从明年开始,东芝就要缺席这个活动了,据NHK报道,东芝已决定明年上半年将撤下悬挂在纽约时代广场大楼顶部十年的巨型LED广告牌。

百年东芝品牌似乎也将随着广告牌一起落幕了。在业务上卖卖卖,半导体、电脑、电视一个个卖与他人,在广告投放上2018年东芝也要砍砍砍,这似乎也敲响了日本制造全面没落的晚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