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时代,媒体光会做报道行吗?

 谭天论道 2020-12-16

今年6月以来,南方多地极端天气频发,近30个省份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持续时间为近年来少见。因此,防汛救灾报道也成为媒体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这样,仍有不少网友觉得媒体缺位,甚至有人指责“1122万同胞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其实不然,涉灾省份主流媒体的报道相对说来还是及时、充分的。而全网关于四川冕宁“6·26”特大暴雨灾害的新闻报道有4万余条。

可以说,各级主流媒体在报道上是充分的、到位的。既然主流媒体都报道了,为何大家却“看不见”?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收发不对称”现象。笔者认为应该是信息传播出现了问题,形成了有报道缺传播的状况。这种“收发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救援力度。7月3日,《中国慈善家》杂志报道称:因社会关注度不高,救援“前所未有”地艰难。


诚然,洪灾的报道不能跟新冠疫情相比,一来从与受众的关联性来说,新冠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而且人们对新冠的了解还知之甚少;二来洪灾几乎是每年都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公众对信息传播的感知疲劳;三来公众对洪水的关注度更多的是集中在受灾区域的南方地区,而这些报道大多是防洪救灾,与灾区外群众生活关联度不大,也缺乏引发舆情的爆点,因此公众的关注度自然不够,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的新闻教育主要是新闻生产,我们的媒体只要做好新闻报道就行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虽然开始重视新闻传播,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提升传播力差距还很大,全媒体理念尚未成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实际工作中还在受传统的传播方式左右。当今新闻传播仅靠原有的传播渠道是远远不够的。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新闻分发与新闻报道同样重要 》:诚然,还是“内容为王”,首先要把新闻报道做好。然而,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还要把你的报道推送到受众或者用户里。在今天,新闻工作者不只是记者编辑,他还应该做一个新闻策展人。把新闻报道推送到需要它的用户里。推送,这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传播行为,也是一种更有技术含量的传播手段。在整个推送过程中,需求、算法、互动、KOL(关键意见领袖)等成为重要节点。

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媒体已成为新闻生产的主力军。自媒体之所以能够提供大众喜爱的新闻消费,无非两点,一是共鸣,二是共情。无论是狠人易中天那观点犀利、令人拍手的时评,还是华生对阻碍疫情发布追责的深入分析、都在公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而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记”则给深陷围城中焦虑、烦躁而无助的市民带来一丝温暖和慰籍,这种产生共情的新闻副产品满足了公众的情感需求。

进而我们还可以猜测其它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追求。这些年传统主流媒体受互联网冲击处境困难,对优秀人才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有没有足够的记者进入抗灾第一线?进入一线的记者能不能做出好的报道?好的报道能不能迅速有效的传播?恐怕大多像新华社记者廖君那样的记者,只求完成报道的数量,而在品质和创新上却难有大的作为。
不知是因为传统新闻教育所形成的观念,还是如今的新闻记者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心态,媒体报道特别怕引发网络舆论,怕人喷怕出事。前些年有一幅防汛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坐在泥水中吃馒头的新闻图片引起了批评,不少网民质疑我军后勤落后,怎么不能给子弟兵送上热饭菜?后来部队领导解释其实是备有热饭菜的,但战士们为了争分夺秒顾不上吃,吃馒头能省时间,这让网民对我军官兵更加敬佩。


从这一舆情反转中可以看出,不要怕质疑不要怕批评,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有些事情通过解释、解读可以让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甚至可以让亮点得到放大,进而更好的传播正能量。即使救灾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也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得到及时纠正,也容易得到群众谅解和帮助。反而一味报喜不报忧,群众也会不以为然,不用担心也就不会太去关注。

对此,笔者认为要启动媒体综合改革系统工程,希望能从媒体转型和评价体系两方面去推进,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媒体转型,推动融合新闻和传播创新;另一方面要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人重视和掌握新型传播规律,建议中国新闻奖设立新闻传播奖项,不仅要鼓励生产优质内容,还要鼓励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此外,还要通过制度安排让互联网平台、自媒体以及公众参与主流新闻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