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木香草堂 2020-12-17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图/文  羽佳

 

 

任何的出行,一定是吃在先、住在先。

此次黄姚之行,也不例外。

而且在黄姚古镇找住处的时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周折。

因是春节期间,游人较多,平日里大把的酒店、客栈、家庭旅馆,这个时候不仅床位紧张,而且价格飙升得厉

害,原来一间客栈50元的床位,这个时候100元——300元不等,酒店方面无论价格高低,干脆就没床位。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来回折腾,眼见夜幕即将降临,可是住处还没着落,此时心急如焚。不是价格不合适,就是

地点太偏远,或者是没有热水冲凉。

既然如此,心里盘算着,原本就是冲着古镇来的,还是住在古镇的客栈里,比较方便游览拍摄品味美食,还可以

深入感受古镇几百年建筑的厚重和文化,所以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230元标间的价格,住进了古镇里面的老宅

子,算是了却了心愿。

 

黄姚古镇的客栈,清净、典雅,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历史也有上百年之久。我们住的地方是一座四合院落,

与北方的四合院落不一样。先是有十几级的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然后进入一个大门,门里是个长方形的庭院,穿

过庭院进入二门,进到这个门后,看到有厨房、仓房、住房等,这些房屋围成一个院落,厨房和仓房一字排开,

中间是门楼,住房是两层楼高,一楼有主人居住的地方,也有客房,二楼全部为客房。客房分标间和大床房两种

规格,房内备有电视机、烧水壶、杯子、牙刷、热水24小时供应。

 

客房的主人是当地瑶族人,讲白话,三代同堂,有爷爷、父亲、还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孙子孙女。我们入住的

那天,孩子们还围着我们跑前跑后的嬉戏,有种儿时跟随母亲回老家时,走亲戚的感觉。

主人家主要以种稻子为主,随着古镇的旅游开发,家里也像许多家庭一样,腾出地方开起了客栈,有些人家还开

有饭馆、买卖当地特产等营生。

 

有些客栈老屋,原来是大户人家,比如郭氏大院、劳氏院落等,会有一进二进三进的格局,也就是进入大门

后,每走入一进,就会有门楼,门楼两边都设置有小门,小门的造型很考究,有圆形、有方形、还有像是花瓶一

样的造型,门里别有洞天,房屋数间,分配居住的家族成员也各不相同,非常讲究辈分的区别。

 

而感受最深的还是每家每户房梁上挂着的各色灯笼,好像告诉客人,这家主人的喜好、审美、家底等等,讲

究一些的大院,灯笼的做工也很不同。有的灯笼是纱做的,有的灯笼是绸缎做的;有的灯笼只有一种颜色,有的

灯笼不仅颜色多彩,而且还画有国画一样的图案,非常俏丽,风情万种。

 

中国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有纸灯笼应该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

年,也有相传是从唐明皇于元宵节上,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大展灯影开始。无论怎样,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

为流行。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黄姚古镇的偏远娴静,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为诸多的革命志士、文化名人提供了庇佑。在黄姚的中共广西省

工委旧址纪念馆里那些发黄的照片,无声地证明着这个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地位。

1986年,这里被广西省人民政府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成为广西又一红色旅游胜地。

 

黄姚名字的由来。传说是宋代的将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得知当地黄姚两姓人居多,给小镇起了

一个名字“黄姚”,这个地名一用就是千年。

 

古镇的传说

古时候,黄姚镇上有一户劳姓人家,四世同堂。

有一天,黄姚忽然飞来一种叫“毕方”的鸟。传说中这种鸟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树木中,它出现是火灾之

兆。毕方的外形像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啄为白色。毕

方不吃谷物而专门吞吃火焰,所以只要它一出现就预示着会有一场大火。

毕方就对劳家的媳妇王氏说:“三百年前,其实你也是一只毕方鸟,飞过此地的时候,因留恋这里的风景和山水

而不愿离去,就转世投胎做了人。在你的一生中,是注定要给你的家人带来一场火灾的,这是由你的身世注定

的。但是你是属于我们毕方的鸟类的,你应该回到我们的世界中来,我来到这里,就是要帮你恢复你的原形的。

现在,你已吃了我的丹药,再过一个时辰你就变成一只毕方鸟了,但你还不能随我回去,你要在这里衔一千根真

武山山上的木材给劳家人,让他们把失去的家园重新建起来,还要叼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天堂山上的大石板铺

一条石板街,等你做完这些事情后,你犯下的错就还清了。到时候,我再来带你回去。”说完,毕方就飞走了,

连个踪影也不见了。

一个时辰后,王氏果然变成一只蓝色白啄的毕方鸟。她按照毕方吩咐的去做,每天都辛勤的衔木叼石。一年后,

她终于衔够了一千根木头,把劳家的新房子起好了。二十年后,她叼够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青石板铺好了镇

上七街八巷。她就随着毕方一起飞离了黄姚,再也没有回来过。

据说,黄姚的石板街在铺砌的时候,都是王氏叼石头时留下的口水把石板一块一块地粘住的呢。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幸福里的街上,人们感受着古镇带来的幸福,还有快乐。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古镇的人想出来,镇外的人想进去。

生活总是这样循环往复,人人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

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彩灯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

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我所住客栈主人家的厨房,看上去很破旧,但是住在里面的人,却是感受很温馨。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四井院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老物件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故乡   笛子演奏:胡帅

 

【广西】用七彩灯笼点缀的古镇客栈风情万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