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半夜还在写作业,妈妈气到哭:别的孩子7点就完成

 记忆师雷鸣 2020-12-17

一位孩子的妈妈发出来一个陪孩子做作业的视频,眼中含着泪水,撕心裂肺地哭诉着:

别的孩子晚上7:00就做完的作业,我的孩子把作业给他抄,抄到11点还没有抄完。

看到这样一个视频,我们回想到前段时间家长不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有些家长是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有些家庭却是不得不花时间照顾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做作业太拖拉了,而且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

这个视频发出来后,很多家长朋友都在评论区留言,表示家里孩子是同款,气疯、气哭还得忍着。甚至有朋友夸张地说“现在不敢生二胎,主要就是辅导孩子作业太难了!”

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磨蹭?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一二年级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我们家里面的孩子,在一二年级低年龄段都会安排一些事情让孩子天天坚持,甚至二宝在幼儿园大班就坚持画图、读书的任务。

这么做的目的就一个,让孩子养成基本的习惯,清楚每天必须要做一些事情,完成事情之后就可以出去玩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孩子有这个意识,孩子就会快速完成作业,甚至在学校里就会把大量的作业做完,回到家就只有一点点甚至没有。

低年龄段养成的作业习惯

在低年级这个阶段雷老师总结出几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家长朋友,帮助孩子把写作业的习惯培养起来。

一、破除孩子找借口不写作业

很多家长朋友都遇到过孩子写作业过程中,要么喝水,要么肚子饿,要么想上厕所,这些通通不允许。我们要提前给孩子讲清楚,写作业期间就是要认真完成作业,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做。提前几分钟会让孩子把这些分心的事情先解决后,然后准备一心一意写作业。

有一位家长最近针对孩子这种情况想了个妙招:想厕所,就到厕所里做作业;想吃东西,吃的就放旁边;想喝水,大桶水也准备好。用这个方法给孩子治渴、治饿、治懒。

我们家长不一定这样去做,但提前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不要等到三四年级再如此,就会有些晚了。

第二,调整孩子写作业的姿势。

孩子写作业时,坐姿经常是不端正的,需要我们在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不断纠正。另外,还包括孩子的握笔姿势,握笔不对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坐姿。孩子把这些基本的姿势调整好了,再来说写作业的情况。

除了姿势外,我们还要关注到孩子看书、读书的状况。要引导孩子看到哪里、读到哪里,做到眼到心到口到,不要读书三心二意的。

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就是我们训练孩子要养成的最重要的习惯。

第三,培养孩子背课文的习惯。

这是我亲身体验孩子背书后的一个感受。孩子背课文的时候,往往是读一遍就过来背书,实际上孩子根本没有背下来。

孩子小没有理解什么是背书,以为读书就是背书,针对这个情况我没有少训练孩子。给孩子讲清楚背书之前,先自己把书盖上背一背,能背出来再到我这里来背。这样,孩子背书的情况才慢慢得以转变。一开始孩子不愿意自己背,经过几次批评后,现在稍微好一点了。


后来一位朋友也介绍了一种方法,背书前先读三遍。虽然不能保证孩子完全背下来,但比孩子刚读完一遍就开始背好了很多,读一遍没背下就尝试背,来回很耽误时间。读上三遍,孩子的背书情况有所改变。这个读几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来做一个规定。

拖拉孩子的调整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拖拉习惯,并且年龄偏大了,那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来调整孩子的完成作业情况。

第一,定时定量,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量任务。

定时定量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时间感,只要孩子完成一定的任务量,就可以适当的休息,他自己也会抓紧去做作业。作业完成的多了,就会慢慢产生一种成就感。

开始定量时,可以稍微少一点,然后逐步加大。如此可以能保证孩子完成,不至于一下子就完成太大的任务量使他完成不了,进而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第二,激励。

对于大孩子来说,激励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完成了作业任务,并坚持一段时间后,家长给予奖励,让孩子感觉到努力的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认可,有了奖励,孩子的行动的意愿就会更强烈一些。

每个孩子内心里都会有被认可的期望和需求,我们找机会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激励他们积极进取。不仅能让孩子主动做学习,更能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增加互动,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第三,给予适当的惩罚。

不努力成为习惯,难免会再犯,一旦孩子不思进取时,就得给予适当的惩罚。

惩罚要增强体验感。

有一些孩子,拖拖拉拉、耍赖皮,怎么讲都不听,怎么说也没什么用。家长可以让孩子变换一种环境,体验下当前的学习舒适还是其他环境下舒适。

有一位孩子不想读书,爸爸允许了,但是随爸爸出去了半天,就改变了想法。爸爸带孩子出去拣了垃圾,半天下来才卖了几块钱。孩子想吃面条,就让孩子看看手上的钱够不够……

在这种非常强烈的体验之下,孩子改变了想法,要回学校好好读书了。

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想各种办法,农村的孩子就去种地,体验一下劳动一天下来的感受,是想读书还是种地。

结束语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时效性。长期使用一种方法,孩子也会慢慢找到对策。

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以身作则。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事务,都要用心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带着责任的学习,孩子会更加努力。

今日话题: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你有什么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