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自动驾驶哪家强?弯道超车貌似并不容易

 My车轱辘 2020-12-18

放在以前,我们听到自动驾驶会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近两年自动驾驶概念的火热席卷全世界,人们似乎想着法子去解放自己双手双脚。时至今天,各大汽车厂商、科技商非但没有不重视,更是纷纷启动了相应的无人驾驶汽车方案,没人再对这项技术视若等闲。以物联网、无人驾驶为目标的众多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纷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短短时间内自动驾驶发展进步飞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8年过去了,哪家自动驾驶有了大进展。

1

非车企开发篇

Waymo

关键词:干预率业界最低、测试里程业界最高

2018年成果: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落地

Waymo刚开始是Google于2009年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之后于2016年12月才由Google独立出来,成为Alphabet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日前,Waymo的无人驾驶打车服务Waymo One正式落地凤凰城,作为自动驾驶业界第一个商业化案列,Waymo One的落地有着里程碑意义。

截止今年10月份,Waymo宣布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多达20多个城市公共道路的测试里程突破1000万英里(总里程20乘以1000英里以上),论测试里程来说Waymo毫无疑问是业界最大,以及犯错概率、工程师干预率(每万英里触发单次干预概率约为0.02%)是目前这么多家中最小的,几乎无悬念是自动驾驶企业界龙头。此前,Waymo的首个无人出租车项目正式落地,虽然范围仅是在美国凤凰城郊区的400名乘客,但毫无疑问Waymo还是在无人共享出行领域的先行者。

软银SB Drive

关键词:联手高通、丰田

2018年成果: 向通用Cruise掷资22.5亿美元,占有通用Cruise 19.6%股份

前阵子,有“软银联手丰田打造自动驾驶”的相关信息流出,首先咱们这里说到的成果,都是他们尚未技术合作之前软银就取得的成果,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布局,已经持续了数年。

软银集团的"SB Drive" 2017年12月,在东京都心实施了自动驾驶车NAVYA ARMA的公路测试。在自动行走已设置的路程中,实施了GPS定位、雷达扫描、障碍物检测等检测。NAVYA ARMA的自动驾驶级别为4级。已经在25个国家进行了公路测试,试乘人数高达10万人。

2

外资车企篇

·已有成果

日产ProPilot

关键词:干预率业界第二低、测试里程超5000万英里

2018年成果:多款车型搭载L2级自动驾驶

日产ProPilot,具有智能巡航控制(Intelligent Cruise Control, ICC)和转向辅助系统 (Steering Assist System)的两项功能。目前ProPilot技术已经搭载到日版聆风(LEAF)和奇骏(X-Trail)、欧洲版的逍客(Qashqai)以及美国版的楼兰(Rogue Sport)等车型。

ProPilot毫无疑问是巨头之一,目前Propilot已有超过5000英里以上的测试里程,犯错概率以及工程师干预率(每万英里触发单次干预概率约为0.07%)也是业界最低之一。另外,ProPilot仅采用一个传感器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非常有助于该技术的普及。此前全新一代东风日产天籁上市会上,日产方也表示了该项技术将会分别在中国2020年、2022年有L3、L4级别的投放。

通用Cruise

关键词:10亿美元预算上升至33.5亿

2018年成果:200+辆雪佛兰Bolt落地,或软银22.5亿美元注资

在2017年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排名中,通用可是力压Waymo排在了榜首,通用计划在2020年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且目前已经生产了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共享汽车(搭载Cruise 4系统)。通用凭借自身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技术优势的条件下,极有可能成为自动驾驶领域应用最大的整车制造企业,目前也是Waymo的最大竞争者。

一滴汗水一点成果,352544英里的测试里程也是仅次于Waymo的存在,而1.85%的干预率虽稍显偏高,但考虑到通用Cruise的测试环境主要比例在市区(Waymo郊区为主,ProPilot高速公路/市区/郊区综合路况),这个结果已是含金量十足。

特斯拉AutoPilot

关键词:联手英伟达(Nividia)、AMD

2018年成果:AutoPilot系统开放至9.0

特斯拉公司作为高级自动驾驶EV汽车的生产商,一直着重于研发、生产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8月,将发布自动行驶软件AutoPilot的9.0升级版。特斯拉公司的CEO马斯克介绍说,从这个版本开始,特拉斯将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公众更加关注的是AutoPilot 9.0版能否真正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暗示Autopilot将推出更多功能,在城市道路上变得更接近完全自动化,据其强调——他认为“明年年底之前,自动驾驶将涵盖所有的驾驶模式”。

奔驰DRIVE PILOT

关键词:中国本土化研发

2018年成果:已搭载E级、S级轿车上

这是个非常值得重点表扬的技术,奔驰这项自动驾驶是基于一系列本地化研发工作而来的成果。经过中国本地复杂路况的验证及测试,虽只是L2级自动驾驶,但这在豪华品牌上也不多见,且选装费用仅需6600元(仅E 320L支持选装)。拥有12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的E级支持弯道车道保持、主动式车道变更辅助、主动制动及避让等功能,明显高级于目前国内主流的主动防护系统,已达到准L2级水平。

·正在布局

沃尔沃X百度Apollo

关键词:一再承诺

2018年成果:与百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全球豪华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与中国互联网搜索巨头百度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开发纯电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根据协议内容,百度将提供其Apollo自动驾驶平台的能力,沃尔沃则将提供其在汽车领域先进的专业技术,双方将在未来数年内共同推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的量产和落地。

奥迪X Luminar

关键词:起步

2018年成果:联手Luminar(确实在自动驾驶硬件上很厉害)

奥迪自动驾驶子公司宣布与激光雷达的Luminar公司展开合作,计划完成2021年完全自动驾驶布局,而奥迪希望通过Luminar带来高功率雷达技术。Luminar公司表示,公司的激光雷达技术已经能够将检测范围扩大至250米,利用感知技术识别各种不同物体,包括人类姿势,还能够预测这些物体的行为和意图。

另外,最近奥迪宣布了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大约160亿美元用来发展黑科技技术,比如自动驾驶、电动出行等。早在2017年,奥迪曾推出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将广泛应用在奥迪旗下各大品牌车型。

丰田e-Palette出行平台

关键词:2020东京奥运会时让大家验货

2018年成果: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

自动驾驶正在风口浪尖上,丰田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计划在2020年推出L3级别雷克萨斯车型,并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提供自动驾驶概念车e-Palette的运行版本。其中e-Palette Concept概念平台可以将不同底盘+不同车厢进行组合,不同的底座提供不同尺寸,从4米至7米不等,不同的车厢则提供不同使用场景,包括共享乘车、商品零售、货物运送等多方面的用途。

3

自主车企篇

吉利

关键词:明年即将迎来G-Pilot 2.0时代

2018年成果:缤瑞已搭载L2级自动驾驶

得益于拥有了沃尔沃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吉利的自动驾驶项目开展的时间相对更早,在2012年,吉利就提出了自动驾驶和智能化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刚刚上市的缤瑞就已经达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可以说,吉利在自动驾驶方面起步不算早,但成果出现也不算晚,更何况吉利是目前唯一一家已经开始将自动驾驶技术商用的企业,虽然仅仅是L2级别前景依然不容小觑。

长安

关键词:最早投入自动驾驶的自主车企之一

2018年成果:破吉尼斯纪录!

说到长安的的自动驾驶,不得不提有这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要求若干辆车在高速环路上组成自动驾驶车队行驶3.2公里,中途没有人为介入和掉队,则算挑战成功。日前,长安汽车以55辆编队成功刷新了这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长安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如此积累,这并非是长安最近才研发得出的结果,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点滴研发积累。实际上早在2016年长安已经有自动驾驶车进行长距离测试,也就说明在2016年前长安已经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来到2018年长安在优化软硬件后逐步会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未来,长安规划在2020年实现100%车辆搭载辅助驾驶技术。

4

弯道超车?道阻且长

可以看出,2018年格局有着不小变化,如国内自动驾驶先行者吉利、长安都已经率先交出自己的自动驾驶方面成果,与一种国内竞争对手拉开身位。但放眼全球格局,2018年的巨头梯队仍然没变。巨头势力大致可分两种,一种以Waymo、软银为首的制造生态入口,在背后资方的支持下,发展自动驾驶可使其旗下多产业受益;另一种则是以通用、日产为首,基于现有汽车产品研发。

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勤勤恳恳的测试积累和软硬件匹配,更离不开资本力量,而恰恰好在国内暂时并没有看到哪家能同时在测试里程、软硬件及资本力量上都不输外国对手,甚至占据优势的;吉利和长安也只是有重点优势而已。所以别说“弯道超车”,现在比我们有钱、有技术的人比我们还努力,我们或许要考虑下“直线加速”。

虽然自动驾驶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这块蛋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吃到,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依旧是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难题,这需要多个企业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是急不来的。当然了,我们也希望未来中国能够在自动驾驶领域依然能走在世界前列。

说到底,2018年来自动驾驶的格局还是没有大的变化,头部力量依旧掌握在Waymo、通用Cruise和日产ProPilot手中。想要弯道超车,最快的捷径也避不开老老实实投入研发,老老实实进行测试。不过好就好在,目前国内民众对自动驾驶一事已对较为认可。最近一项在德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多地的调查显示,各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程度各不同。美国和德国对该技术接受程度较低(这也才有了Waymo试验车被多次怒砸的杯具),而中国民众对该技术接受程度很高。

年底优惠末班车来了!豪华车最高降幅达10万

豪华车看点:量少而精,助力细分市场消费升级

10月豪华车市场点评:轿车领域一片大好,SUV领域却凉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