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大便时,大便先干燥,后稀烂,是怎么回事?中医告诉你症结所在

 用户08204546 2020-12-18

排便是人体最正常的一种生理行为,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排便,人体每天都需要进食不同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所需,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后,并不能被完全的吸收,在肠道的作用下,被分解的食物残渣就会排出体外。这也是人体一种排毒的过程,在很多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排出的大便来观察身体是否健康,相信很多人在排便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拉大便时,前面的粪便特别硬拉得很困难,然后到了后面却很稀烂、不成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医告诉你症结所在。

拉大便时,大便先干燥,后稀烂,主要原因是可能是脾胃寒湿引起的

为什么脾胃寒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脾胃寒湿多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大的精神压力等原因导致的,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承担着为人体产生气血的重任,脾脏具有运化水谷的作用,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必须要脾胃的参与,脾胃功能旺盛,人体的消化功能才会健全,脾胃虚弱人体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水分不能及时的运化,体内就会产生过多的湿气。从中医方面看来,如果体内有寒就会导致大便的前面一段很干燥,而患者体内同时又有湿气存在,又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导致大便稀烂不成型。

如何才能改善这样的症状?

注重脾胃的调养:脾胃寒湿的人需要多吃一些温热、健脾补气的食物,才能有效的缓解这样的症状,比如陈皮、大枣、山药、羊肉等食物,都具有调养脾胃的作用,陈皮能够很好的调理湿气,在炖羊肉时加入一些陈皮,能够去除腥味,还能加强调养脾胃的作用。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无论想不想排便。最好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尝试进行排便,最好养成一天排便一次的习惯,经常练习能有效刺激大便的排出,在排便之前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这样能促进肠道的排空,提高肠道的灵敏度,在平日里也要多喝水,水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大便的干燥,使排便更加顺畅。

进行适当的运动:长期久坐、久躺很容易导致便秘出现,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肠胃进行动,加强胃部的消化能力,使得脾胃更强壮,像慢跑、快走、跳绳等运动都比较合适。

饮食要合理:在饮食上最好要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像白菜、卷心菜、香蕉等食物中的膳食纤维都比较丰富,有助于健康排便,少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小心便秘的情况加重。

排便的情况实际上也在反映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如果大便的情况长期处于异常状态,说明身体的肠道功能可能受损,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明确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长期的便秘会影响到人体的各方面的状态,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所以出现这样不典型的便秘也要及时的进行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