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它增长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

 风湿科张政医生 2020-12-18

  一般老年人常发一种骨骼疾病,由于骨组织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等因素导致全身性骨病多发,甚至容易骨折、残疾,这种疾病就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病因通常是遗传、年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药物的影响,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1、遗传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存在骨质疏松病症的多数在子女身上也会出现遗传。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变大,许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也随之下降,当骨骼中缺乏钙质,就会诱发骨骼疼痛,而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后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雌激素和钙大量流失,也会使得骨骼变的脆弱,容易受到损伤,带来膝关节疼痛。

  3、生活饮食习惯因素

  当人体运动减少、饮食不健康,营养摄入量过低导致失衡,身体缺乏正常应当消耗的钙和维生素,就会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4、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的服用会造成骨代谢紊乱,比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抗病毒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等。

  值得重视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是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高危人群,在身体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的同时,还伴随着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对人体具有不可估量的伤害。

  相对于骨质疏松来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生骨质疏松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症恶化,很容易导致骨密度进一步降低,大大增强了骨折致残的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在局部关节炎症加重时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除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表现如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外,还经常容易感到四肢乏力,无法从事正常劳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还会发生全身性疼痛或腰背痛,无法正常站立或负重,通常在起坐或行走时出现;此外还存在发生骨折和脊柱变形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医生往往需要提高警惕,谨慎治疗,因为这两种疾病对人体的损伤是巨大的,治疗时还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观察检测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及病人对各类关键药物的耐受情况和副作用表现,必要时应当调整减轻激素药物的摄入,以降低该类药物对骨密度的影响。

  在病因清晰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一部分病症,达到治疗目的。

  与此同时,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骨质疏松在钙质缺乏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补充营养,多吃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不能吸烟喝酒,长期吃不健康的食物。

  注意日常锻炼,增强骨质情况,促进钙和营养吸收,当然也不能太过消耗身体能量进行高强度运动和长期劳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