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帮助燕王朱棣成就帝业之后,虽身在朝中却从此不再为朱棣献一言一策。直到临死之前朱棣问他还有什么心愿,道衍说:我只恳求皇上放了一个人。 道衍是明初的名僧,以写诗作文闻名于世,连明初的一代儒学宗师宋濂对他也是赞赏有加,然而道衍的志向却不在诗文上,也不在精研佛学上,而是要投身红尘,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因奔母丧到京师,与道衍见了面。两人彼此有心,一拍即合,朱棣便把道衍带回北平。请他主持北平西郊的大庆寿寺。 道衍虽名为主持,却整天呆在燕王府里,与燕王密商大事。两人躲在密室里没人知道他们在商议什么,不过朱棣已贵为亲王,再有所想自然也就是皇帝的九五之尊了。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即位,因不满皇叔们的骄横不法,唯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遂决意削蕃。 道衍力劝燕王起兵夺权,燕王认为自己与朝廷相比,力量悬殊过大,而且建文帝宽厚仁义,民心归附,所以顾虑重重。 后来燕王在道衍的劝说下决意起兵,以府中八百壮士设计擒斩了北平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夺取了北平的控制权。 随后四年的时间里,道衍一直作为朱棣的主要谋士,为他尽心筹划军事方略。朱棣对道衍也是倾心相待,言听计从。 朱棣带大兵出征,则让道衍镇守北平,把世子和王妃宫眷都交到道衍手中,足见朱棣对道衍信任之深。而朱棣的行军路线,进攻或者撤退,也都听道衍一言而决。 有一次,朱棣领兵至济南城下,连攻不克,舍弃又不甘心。道衍派一名使者到军中,只在一张小纸条道:“士气不振了,请回师北平休整”。朱棣看后立刻拔回师,毫不犹豫。 道衍最后给朱棣献上的是一条看似凶险的计策:从北平直趋京师,中间不攻打城市。只要夺取南京,建立帝号,天下便可闻风降服。 朱棣依计而行,竟一举而夺得京师,建文帝自焚身亡,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各地果然纷纷降附。朱棣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以藩王起兵,夺取政权的皇帝。 朱棣称帝以后大封功臣,以为道衍运筹帷幄如同汉时张良,居中镇守不亚萧何。功劳最大,便封他为荣国公,代代传袭。 之后还力劝他还俗,娶妻生子,和自己共享天下的富贵荣华,赐他俗家名为姚广孝。又赐他宅邸一套,宫女两名,赏赐之厚不是其他功臣所能比拟的。 道衍却只接受了赐名和荣国公的爵位,宅邸和宫女却坚辞不受,朱棣再三相强,道衍却执意不回,朱棣也只好随他的意了。 辅佐朱棣成就辉煌帝业后,道衍却和先前判若两人。对国家政务一言不发、再不向朱棣进一言,出一策。 他早上一身朝服随班上朝,退朝后却住在庆寿寺里。一身袈裟,虔诚礼佛。当时朱棣有心废除太子,另立二儿子朱高煦,满朝文武以死力争、身为太子师傅的道衍却一言不发。 道衍的好朋友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因为建文帝自焚后却找不到尸体,人们传言建文帝从宫中秘道出走,这事成了朱棣最大的心病,他惟恐建文帝真的没死,有明一日东山再起,所以派人四处搜寻。 有人说溥洽知道建文帝出走的去向,甚至说是他把建文帝藏匿起来,朱棣便关押溥洽,要在他身上得到建文帝的确切消息。可是查来查去却毫无所得,一关就是十几年。 道衍虽身居高位,却不敢为溥洽辩明冤屈,更不敢出言相救,直到临死前,朱棣去他住所探视,询问他有何身后事要嘱托,道衍才提出请求放了溥洽。 朱棣立刻命人去放了溥洽,好让道行死无所憾。 道衍死于永乐十六年三月,享年八十有四,朱棣痛哭不已,亲手提制碑文记载道衍的功勋。 【在历史的规则中披沙栋金】 唐太宗兄弑兄妻嫂,逼父篡位,后世人略其过而美其功。朱棣大杀建文忠臣,便得了个暴虐的恶名,这有其中的原因。 唐太宗杀的都是自己的家人,与外人无关痛痒;朱棣杀的都是文人,而写历史的也都是文人,君子讳伤其类也。 然而朱棣杀建文忠臣,不在人数的多少,而在于他手段的惨无人道,这一点大概连秦始皇也自叹不如,只有北齐的几个无道昏君差堪比拟。朱棣晚年也痛悔不已,只是无法消除这块污点了。 道衍以一介方外人成此大功,可谓是和尚中第一人。道衍因为自己功劳过大,惟恐惹祸上身,才保持低调,不脱袈裟,不问世务正是向朱棣表明心迹,消除君主对功臣的猜疑。 道衍所想保住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身家性命。汉初的张良得汉高祖刘邦相遇之重,相知之深,尚且要遁身方外,从道士游,来远祸全身。道衍倒是省了这一层,他本来就是和尚,只要保持本色即可。 面对功名富贵,一般人都会昏了头脑,惟恐得之不多,居之不久,到头来也都因功名富贵而丧身灭族。 道理是如此,每个人也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就没有几人了。所以说古时贤哲的风采千载之下犹令人肃然起敬。 关注@恕我职言 和我一起探寻历史故事中的道理。 |
|
来自: 新用户07039177 >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