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不学不知“道”

 心理咨询诊所 2020-12-21

因此人对自然万物,应有一种顺应,一种默契,一种敬畏,包括世间万物都应相融相合,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和谐之道。道者乃天下万事万物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情无欲,无所不备,大而不包,细而不入,不增不减,永恒常存,这与现在科学家预测的暗物质、暗能量的特性(在你静坐的瞬间,就有成千上百吨的暗物质穿墙而入,穿身而过,而人类却无法感知)极其相似。“道可道,非常道”,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凡是用语言之表述的皆非道之根本,天地间的一切规律皆含于道中。道物质特性虚无,是本源物质,由道虚无物质衍生出有形物质,有形物质必须遵从虚无物质(道)的运行规律。有形结构物质遵从道物质运动的特性和能力。《老子》曰:“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王弼亦注解曰:“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於无也。”这个时候的“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属于自然而然的自然性,世间万物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道”的庞杂规律支配下繁衍生息,出生入死,而无法企及甚至控制 “道”的本源。既要经历从虚无物质到有形物质的无中生有,也要经历有形物质到虚无物质的从有到无,最终转化为虚无物质的非有非无、可有可无的状态,如此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进行各种层级的能量转化。

人类亦只能循道而行,无法左右“道”的本源,人若恪守先天之性的“道”,而不被后天的各种欲望所扰,顺应自然而行,身心自然康健;国若恪守其性,必然无为而治,天下也就少了纷争。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学说就是教人去欲还本,回归自性(自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中国历代的古圣先贤都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立德树人,修德养德,在此基础上方能闻道、悟道、行道、得道,得道之后方能明势,明势之后方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而服务天下苍生。

自然之道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很好地修德养德,进而悟道明势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搁置争议(何为道?),降维(天道)思考,如果你不愿自欺欺人的去相信宗教,也没有特殊的能力和技术去研究和掌握未知领域的神秘,那就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从事以现实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具有前瞻性的哲学思想碰撞吧。这一点我们的古圣先贤就做的比较好,通过对寒暑交替,日月轮转,昼夜轮回等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感悟而逐渐总结出了阴阳变化的逻辑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并以其特定的规律性去综合研判事物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趋势,进而达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