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如水138 2020-12-22

有人跟我说,中庸是墙头草两边倒,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对中庸极大的误解,也未免太小瞧中庸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的本质是“致中和'之道,而'中和' 思想无疑是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是国人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根本精神和价值观。中华文化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中和”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在传统文化中,“中和”的思想理念对国人的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建筑讲究中正之美,中医以气血调和为魂,做事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家和才能万事兴,中和的理念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中和之气是化育万物的基础,唯有达到中庸的状态万物方可生生不息。

俗话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老子告诉我们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达到和谐产生中和之气,万物才能得以孕育化生,中和而化育万物。万物均从中和之气中产生,致中和的中庸状态是万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天地和谐统一则风调雨顺,万物才能欣欣向荣,天地不和, 互争互斗,要么极寒要么极热,自然灾害频发,万物不宁。人也一样,中医讲人体气血调和,则身健体安, 如果气血不和,该升不升,该降不将,各不司其位,人必然会生病。

二、中庸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各司其职,各尽其位。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差异乃至矛盾对立的存在,是推动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对立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不同的职位和分工,以一定的关系共存的统一体,如果完全一致而没有任何差异,则无法发展延续,因为有了不同,有了差异才有了运动和变化,这是生生不息的根本。

于是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周太史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庸里面“和”的本质万物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和谐共处,不同的万物只有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处于和谐状态,才能万物生长繁衍,生生不息, 这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故中庸里面的“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同事物之间必须各自管好自己,而保持个体的独立性而不盲从他人,和不等于同,不是千篇一律的一模一样,更不是毫无原则和稀泥的折中主义,恰恰是很有原则的各安其位,各自安好,互不干涩而和谐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如同自然界中的天和地,天居上位而施风布雨,阳光普照万物,地居下位而承载万物,天地各司其,各安其位互不干涉,才有了我们这些多姿多彩的世界万物。这就是中庸,中和,所以中庸中和一直以来是中华文化中最高的道德追求,它的境界非常高,单就安其位,尽其职而言,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唯有中庸才能保持生命的生生不息。而如果万物不和而相争相害,讲究弱肉强食而恃强凌弱,强者强行要求弱者必须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无差异,单一无变化必然会使事物停滞不前,甚至走向灭亡。

中庸思想的源头不是孔子,圣人之间递相授受的真传心法,《尚书·大禹谟》有这样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诚实坚持中正之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核心精神。

也正是这种对待宇宙中种种不同的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并存,互相促进的“致中和”的,一以贯之的思想让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包容力和化育力,而延续几千年而长盛不衰,纵然外族入侵,依然保持生命活力而生生不息。

三、中庸不是折中取中,而是因时因地把握两端,合理有度。

有人说中庸就是这折中取中,所以是折中主义,恰恰相反,中庸并非取中,中庸讲究不偏不倚,中正平衡,但这个中并非中间,而是因时因地的那个最佳平衡点,最合理的位置。而如何能够因时因地的找到那个最合理的平衡点以达成不同事物,不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绝不是当当折中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大智慧,因为事物永远都是处于运动变化状态中。

所以中庸恰恰不是折中,而是把握两端,也就是老子说的知白守黑,知其雄守其雌。而生活中多少人看问题,为人处事仅限于一端呢?不是好就是坏,不是黑就是白。

中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取之有度,有所节制,所以古人提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即是中,再看看现在有多少人沉迷与各种欲望而不知节制,这就是失中。

结语:《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就中来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最简单的状态就是要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 再看看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能够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庸状态?作为延绵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庸的境界极高,持守中庸的合理之道,才是为人处事的上乘之策。

在过去短短的几百年时间,奉行霸权、竞争为核心的西方普世价值一直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取用无度的占有理念给整个自然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西方普世价值的入侵也让很多国人丧失了对古老的中华文化的自信,但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正中和的中庸思想,提倡和谐共处,和而不同的东方文明将会重新迎来它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