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新用户08306761 2020-12-22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可谓异常艰辛,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封建的枷锁牢笼下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的幼苗。

而这颗幼苗出现在了明朝的中叶时期,恰逢那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给了这颗萌芽孕育的机会和地方。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明代时期纺织业图)

但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却在最后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反而夭折在了萌芽阶段,归根到底扼杀萌芽的罪魁祸首还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那么封建制度中哪些因素扼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呢?其中的细节是怎样的呢?

重农抑商,阻其根源

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来已久,自封建王朝产生的那一刻,这一政策也就孕育而生,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得以运转的强力保障。从商鞅变法开始,便划分了古代职业基本的等级制度,那就是士、农、工、商。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这幅漫画反映了商业在古代备受打压)

从这一顺序来看,商被放在了最后一位,这一现象表明封建政府极力打压商贾势力,其中的《旧唐书》中记载道'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这句话鲜明的表现了封建政府对商业的抑制,因为封建统治者清楚的知道商贾势力泛滥不受控制的危害,他们的营销以及大量买卖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而统治者的根基则是由千千万万的农民组成的。

所以,封建王朝不断打压商业以及商人。商业经历了从秦朝到明朝几千年的打压,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在明朝时期,世界风起云涌,西方已经孕育出了资本主义,并且逐渐走向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而明朝的经济政策也不尽人意,白银外流严重,对商人还是实行高压政策。与世界大势相比,打压商人保护农业发展的思想已然落伍,而且这一政策也使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空间如同土壤一样异常贫瘠,最后,资本主义萌芽在重农抑商的打压下逐渐夭折,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参天大树。

资本积累困难,难成气候

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素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可谓是资本主义的生存之基,有资本流动的地方,必然有资本主义的影子。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欧洲殖民扩张形势图)

与明朝同一时期的西方诸多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大量发展的资本,而那些欧洲商人再将资本进行再生产,通过在殖民地开设种植园、工厂来进行资本的运用。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银行,银行通过贷款贷给需要的人,从而使资本流通速度加快,所以资本主义得以在欧洲发展迅速。

反观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规模小而且不成气候,大部分的资本掌握在官僚阶级手中,而这些官僚阶级并不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本,而是把大部分的资本花在了购买土地上,在这些官僚退休后,买上田宅,充当了乡绅的角色。

但是,乡绅们只会吃老本,并不会运用这些资本,使得自己逐渐丧失资本,资本一经流失,资本的积累便难上加难,最后大部分的乡绅都家道中落,资本自然也保不住,资本主义谈何发展。

市场狭小,小农经济成为市场发展最大阻碍

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活跃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是盈利。

西方的欧洲诸国通过殖民掠夺而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他们利用这两场革命从中获利,并在全世界找寻市场,这就有了后来的美洲、亚洲、非洲殖民地,这些庞大的殖民地市场足以满足他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封建经济样貌图)

但是中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由来已久的小农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障碍。小农经济的特点主要有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等,其中自给自足说明了它的封闭性,男耕女织说明了它的脆弱性以及狭小性。

封闭性说明了小农经济中的农民通过耕作、耕织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这一现象可谓司空见惯,所以中国的市场自然也没有发展的空间。

而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也以及官府的高压政策更是让市场越变越小,毫无发展的希望。所以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自然也是昙花一现。

权衡比较,资本主义并非万无一失

封建制度的打压、市场发展受到阻碍、资本积累困难等因素共同扼杀了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萌芽的破灭,也使得近代中国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没有资本主义的中国难以立足于世界,而中国的后代们都在不断努力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其过程可谓艰辛至极。

可是,把中国的封建农耕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再进行一轮比较,又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并非万无一失,而是有诸多漏洞的。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经济萧条时期人民示威游行运动)

其中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并非万无一失,一旦信用以及透支的坏账过多,必然导致信用制度的垮塌,股市从而发生大地震,经济受到严重创伤。反观中国封建经济,政府主导,稳定性强,资本稳定,难以受到外界干扰,这一定上体现了封建经济的平稳性比资本主义要强很多。

还有资本家的过度盈利。资本家的过度盈利,大量生产,无视市场,从而导致通货问题,物价飘忽不定,极易引发经济大萧条,其范围可以波动整个资本主义市场。

所以,两种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并非万无一失。

总结

千年发展的封建经济,在明朝时期逐渐诞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难以生存,终究难成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直到后来,西方的船舰利炮轰开中国国门,使得中国在往后的时代中历经风雨,艰难的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纵观中国的发展史,制度的更替是艰难的,但是制度的更替势不可挡,纵然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毁灭,但是近代的中国毅然掀起了洋务运动,以振兴民族的发展之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