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优秀的文章不能发表于学刊?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0-12-22

前段时间有位名家写了一篇关于*商文化的书,因为他本人在政府有点影响力,开发布会,请了很多记者,还有部级领导干部捧场,很是热闹。

但书印了多少呢?说出来你都不信,2000册!出版社的人和我说实际就印1000,还有一半怕卖不掉就没印,也算环保了。

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天京这本书,此书的作者最早在天涯发的贴,还有磨铁看到包装了一下,仅一本书就卖了2000万码洋。

市场是市场,学界是学界,两路人。

我在知乎和公众号上有不少文章点击率很高,又是财务专业的文章,按说可以在财会学刊上发表吧?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

以财务与会计为例,这是财政部主管专业期刊,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财部部各司对政策的解读,第二部分最重要,是各大企业财总对自己家财务管理的心得,第三部分是才是业务与技术。财务会计是有理事会的,看名单都是各大企业的总会计师、财总。加入名单是要付会员费,多少钱我不知道。

有一次某老总也要加个什么会,明码标价:副会长10万起,一般会员2万。他们会计提议说加就加吧,就不要当什么会长了,当个普通会员也能省点。

每年都说电子阅读对纸媒有冲击,但纸媒发布的品种数量不降反增,这里当然有质量好的,但靠着一块牌子过日子的也大有人在,这种现象在各大学刊表现的尤其明显,因评职称、读研读博有发文的硬性要求,大伙只能花钱上刊。

别的国家学刊是权威,是标杆。我们这里呢?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系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但转变的不彻底,现在有点各干各的意思,市场那边热热闹闹负责赚钱,但在市场之外还有一个个小圈子,你没看到他们赚什么钱,但他们也没为钱发过愁,每天关上门,自娱自乐,也活的有滋有味。

所以呀,看清这里的门道,各人过各人的,挺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