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23,上海跑马场与泥城浜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薛理勇先生的《被误读的上海老照片》有几篇文章与上海跑马场及其周边相关。

1843年上海开埠后,进入上海的侨民人数逐渐增加,将西方人的娱乐项目带入上海,其中一个就是跑马。

1845年上海租界建立时,西界相当于今天的河南中路,在租界的西面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浜。就在这一年,侨民们集资建立“上海跑马会”,并购进一块位于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二侧的81亩土地建立一个跑马场,马道仅400米,对于赛马来说确实小了一点。

1848年英租界扩张成功,原先那条小河就成了租界的西界河。几年中靠近外滩的地价暴涨,跑马会以原价几十倍的价钱将跑马场卖了,另购进相当于今天北海路、湖北路、芝罘路、西藏中路一圈约170亩的土地,又建了一个跑马场,马道必须是圆的,今天这几条道路还呈弧状。

我有点怀疑这个跑马场的是否到芝罘路,从地图上看,芝罘路的弧线不怎么明显,角度也不对,感觉牛庄路的弧线要优美得多。另外170亩这个数字,从南京东路到北海路南北长600多米、湖北路到西藏中路东西宽400多米,这个面积已经有400多亩,显然芝罘路太远了。我的判断是这个跑马场的北界不会超过南京东路。而170亩地是不够的,也许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刺杀上海知县,生擒上海道台,占领上海县城,租界当局一时判断不了形势,宣布武装中立,不过一开始是倾向于小刀会(和太平军)这一方。当清军赶到上海,希望借道租界攻打上海县城,遭到租界当局的拒绝,清军只得扎营租界的西面,就是今天的人民广场一带。

清军驻扎下来后,每天隔着那条界河看租界里的西洋镜,这些绿营兵很排外,军纪也差,一些士兵向在租界里行走的外国人抛石块,双方就发生冲突,侨民们将那条小河挖深拓宽,并命名为“defend creek",就是护城河的意思。

(在清军将领的默许和纵容下)双方的冲突激化,1854年4月4日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不出意外,战斗刚开始,这些绿营兵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战斗中,租界一侧的英军就匍匐在defend creek的壕沟里,腿上沾满了泥水。胜利后,一个英军士兵接受采访时指着自己的腿说,可以把这次战斗叫做“泥腿子之战”(The battle of Muddy Feet),但报社的排字工不理解泥腿子之战的意思,擅自改为“The battle of Muddy Flat”,译成中文就是泥城之战,于是那条临时取名为defend creek的小河就被叫做Muddy Flat Creek,就是泥城浜。

后来西方人还是弄明白了小刀会(与太平军)宣称的天帝与他们信奉的上帝根本就是二回事,转而协助清军进攻上海县城,镇压了小刀会起义。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咸丰皇帝逃亡承德,当年底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由于同样的原因(泥城浜以东的地价暴涨),跑马会将泥城浜东的跑马场卖掉,大赚一笔,又买进一块泥城浜以西430亩的土地,建了一个更大的跑马场。这个跑马场相当于今天的武胜路、西藏中路、南京西路(九江路)、黄陂路相围成一个的环形。

191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泥城浜填埋,修筑成路,就是今天的西藏中路。从老照片看,其边上的跑马场很清晰。

1916年的上海市区地图,跑马场的位置

1956年,跑马场被拆除,改造为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

今天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前是上海美术馆,再以前的跑马会总部,位于黄陂北路与南京西路口,向前几步就是人民公园的西北入口,适逢周末,估计又有一群大叔大妈来此为子女相亲

黄陂北路与南京西路口的那个转角处,以前的上海美术馆前面,是工商银行人民广场支行,现在被拆除了,搬到西边一百米处的大楼里,我在永新广场工作时,常去那个银行,当时银行大厅里挂了几张老照片,其中一张如下:

薛理勇的解读是:照片正上方有尖顶的建筑叫“华安大厦”,由华安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建成于1926年,后来经营不善,由“金门饭店”承租,今天还是“金门饭店”,记得去里面的食堂吃过一次饭。

和华安大厦相邻的建筑是旅沪侨民青年组织--西侨青年会,今天的上海市体委大楼,建成于1928年。体委大楼西侧相邻的还有一幢上海著名建筑国际饭店,1932年奠基,1934年建成。上面那张老照片国际饭店还没有出现,这个位置还是一幢不大的楼,当时是亚细亚火油公司办公楼。

由此可以断定,这张照片拍于1930年左右。

国际饭店建成后,很长时间里是亚洲第一高楼,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是到上海南京路看一次国际饭店,算是梦想成真吧。

金门饭店与体委大楼之间是永新广场,我在里面上过几年班

上面那张老照片的偏左的位置有一高墙相围的空地,大门由一对门楼组成,门楼正面都有一个估计2米多高的龛,依稀可以看到龛内各有一神道像。薛理勇考证,这块空地是怡和洋行大班的马棚,而那对神道像是中国道教里的“天官”。

怡和洋行在上海刚开埠时就抢滩上海,在外滩27号建了洋行的办公楼,他们特地从广州带来这一对天官,放置在洋行大楼门口。19世纪末工部局要拓宽外滩的道路,怡和洋行面临外滩的草坪被征用,天官塑像无法安置,就将它们搬移到南京西路/新昌路转角处怡和洋行的马棚门口。

上海的神道里有一个猛将神,具体是历史上哪位猛将,已经无考,是本地负责驱虫的农业神,很多人误以为这二个天官就是猛将神。正好马棚对面是马票销售点,猛将与梦奖谐音,很多人买好马票后,就来天官前烧香礼拜,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据说香火很旺。

现在可能是创兴金融中心的大楼,天官换成了保时捷,还是很猛

上海的跑马厅定于每年春秋各举办一次赛马,每逢赛马季,上海市民空巷而出,跑马场四周人山人海。跑马厅四周的商户也利用赛马赚钱,他们将二楼以上的房子腾空暂作看台。据记载,收费是每人一块大洋,非常贵,但很好卖,和今天的F1赛事类似。

1915年,以经营“楼外楼”娱乐场成功的黄楚九与大富豪经润三,盘进南京西路/西藏路转角处的土地,兴建“新世界”游乐场。面对马道的一侧,全部设计成平坦的阳台或露台,平时是屋顶花园,赛马季就是观赛的最佳看台,“新世界”名声大振而财源滚滚。这个新世界的旧址一直到1994年被全部拆除,现在是“新世界城”商城。

丽笙大酒店也属于新世界集团

1917年经润三去世,黄楚九与经润三遗孀产生矛盾,黄楚九退出“新世界”,另行创建“大世界”游乐场,后来成为上海、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最著名、最成功的游乐场。

大世界位于延安东路/西藏中路口

绕人民广场的路,大概只有一半允许骑行,另一半只能推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