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界 | 一场超有意思的展览

 弘雅书房 2020-12-23

无效兑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6日—2019年4月26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实验展厅(-1楼)

小编今天要向大家“墙裂推荐”一场展览,那就是正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负一楼展出的青年艺术家实验展“无效兑换”。

也许,许多小伙伴会对“无效兑换”这个展览名称充满好奇。为什么展览要起一个“无效兑换”的名称呢?

关于展览名称

“无效兑换”是有关艺术作品与观看之间关系的一次提问。是谁在制作可以被观看的对象-作品?他们设置了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被观看”这个问题?又是谁在看,用了什么观看方式在看?他们两者之间可以兑换、能够兑换的是什么?是否存在着有效的兑换,什么阻碍了兑换的产生,什么样的设置才可能建立有效的兑换?或者根本就是无效兑换?

本次展览选择了未被标签化的青年艺术家,以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话代替了展览阐述和作品展签,艺术家的展示不仅注重作品本身,同时要求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过程、创作状态也呈现在展览中,致力于制造出每位艺术家的“小气候”。

整个展厅由空间本身留存的特殊格局的小空间展开,展览空间保留了原始的状态,并将原有空间特性进一步加以发挥。观众将线性地穿过一个个独立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作品区块,转而到达开阔的大空间,观看不同气候在一个平面上的“对流”。这种“气候”和“对流”正是艺术本身带的“不可兑换”的能量。

此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新开放的实验展厅展出,一般人都找不到,它藏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看展吧!

找不到位置的小伙伴请面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实验展厅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右侧,南山艺街附近,紧接着就可以看到地上的箭头,请跟着箭头下楼,下楼后左拐就可以看到“无效兑换”的海报。然后就可以开启你的探险之旅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特别有意思的作品。

01

 刘宸 《生活回响——工具系列》 2017年—2018年

 刘宸 《生活回响——工具系列》 2017年—2018年

这一系列作品的名称是《生活回响——工具系列》,艺术家收集了许多工具与零件,将它们组装起来,做成会动的装置。这些装置在运动的时候会产生声音。这个作品给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

02



Pumumu 《一束光能走多远》 2018年

此作是《一束光能走多远》。艺术家向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束光能走多远?艺术家想让观众参与进来,由观众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紫色光束的上方,艺术家悬挂了许多小物件,但是太黑了,看不清是啥,怎么办呢?

请用你的手挡住光,并将手对准悬挂的物件,就可以看清啦。

此外,艺术家还在墙上准备好了笔和纸,让观众互动,写下自己的答案。

当然,你也可以借助这束光玩手影游戏。

03

陈芷豪 刘铁源 《感电》 2017年

咦?这是什么?

为什么上面这个带电的东西在灯管上面晃一晃,灯管就会亮呢?

答案就等各位小伙伴们去现场揭秘啦~

展厅的构造就像一个小迷宫,有很多扇门,可以通往不同的区域。

04

王志鹏 《 2019年

请不要怀疑,这也是一件作品。墙角放着一块破碎的屏幕,在不远处有一部手机。手机掉到地上裂了,发出“哎哟”的声音。手机在此时好像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会有痛感并发出声音。

05

这是策展组对创作《hot summer nights》这一作品的艺术家吕凯杰的采访。请看最后一句话,小编的第一想法是这位艺术家瞎说什么大实话

小编在看展的时候就像回到了童年时光,各种好玩的装置会引发你看展的好奇心,从而思考艺术家是如何做出这件作品的以及艺术家想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什么。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们所做的作品很有创意,展览呈现出的效果也很好,非常适合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来看,当然和朋友一起去看也是很适合的。

其实,艺术有时候并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严肃,它也可以很好玩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吃下小编的这波安利呢?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