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痹症验案举隅

 为什么73 2020-12-23
痹症
经方治痹症验案举隅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

刻诊:关节疼痛部位不定,恶风怕冷,手足欠温,无汗,苔白微腻,质嫩红,脉细缓。

治法:发汗祛风,散寒利湿。

方剂:麻黄加术汤。

方药:麻黄10g,桂枝10g,杏仁各10g,羌活10g,独活10g,甘草6g。服药9剂,周身关节疼痛大减,自觉手足温暖,手足心津津汗出。复查血沉、抗“O”已正常。为服药方便,中药煎剂改为散剂服用,麻黄、桂枝各60g,白术100g,当归、川芎各50g,杏仁45g,甘草30g,共研细末,日服2次,每次10g,温开水冲服。2个月后,关节疼痛消失,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

按:患者周身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属风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风湿之邪阻遏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卫阳被阻,开合失司,所以治疗既要祛除在表之风湿,又当扶正补气,如单纯攻邪或补正,皆为失偏,选用麻黄加术汤既能缓攻在表之风湿,又兼补正之功,因而获效速捷。

乌头汤治寒痹

杨某,男,58岁,1996年12月29日诊。下肢关节疼痛6年余,以两膝与两踝关节为甚,经用激素、雷公藤等多种药物疗效不显。

刻诊:双膝关节僵硬,两踝关节肿胀变形,活动不能自主,疼痛不止,畏寒恶风,倦怠无力,纳谷少,触之即痛。双膝、双踝关节骨质疏松,苔白滑,质淡,脉浮紧。此乃寒气凝滞、经络塞阻所致寒痹。

治则:温经散寒,通络祛风。

方剂:乌头汤。

方药:制川乌15g,麻黄6g,白芍12g,细辛3g,桂枝 10g,甘草10g,独活10g,黄芪30g,水煎服。服药10剂,两下肢关节疼痛大减,已能慢步行走,畏寒恶风消失。上方加川芎15g,当归15g,以增强温经通络之力。续服10剂,疼痛已除,两踝关节肿胀变形大有改善,复查血沉、抗“O”已正常。后以温经散寒加入调补肝肾之品,经治数月,复查类风湿因子转阴。随访2年未复发。

按:寒湿之邪最易凝滞,血瘀是因气滞,气滞是由阳虚,本例系寒湿凝滞脉络,故治用温经通络之法,选用乌头汤加入桂枝、细辛、当归、川芎等温经通阳之品,以散久蕴之寒湿。药症相符,而顽疾遂愈。

麻杏薏甘汤治湿痹

黄某,男,44岁,1995年5月16日诊。两上肢关节酸痛沉重年余,疼痛部位不移,以两手指小关节为甚。血沉40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曾用炎痛喜康、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因天气阴雨潮湿,两肩关节酸痛加重,手指关节肿胀,周身困倦,恶风寒而无汗,纳谷无味,苔白腻,质淡红,脉细濡。

诊断:湿痹。

治则:祛风散寒,健脾除湿。

方剂:麻杏薏甘汤加味。

方药:麻黄6g,甘草6g,杏仁6g,桂枝10g,半夏10g,防风10g,羌活15g,苍术15g,白术5g,薏苡仁30g,水煎服。药进5剂,酸痛减轻,微汗出,恶风除,苔腻化。上方续进10剂,诸症基本消失,复查血沉、抗“O”皆已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按:湿痹之为病,关节疼痛部位不移,肢体酸楚,甚至麻木,治疗当以利湿为主,兼以祛湿散寒、健脾益气之法。此例系湿邪侵犯经络所致,故选用麻杏薏甘汤加味,除湿祛风而取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虚痹

薛某,男,41岁,1995年4月21日诊。类风湿性关节炎6年余。

刻诊:周身关节疼痛,以两下肢关节痛甚,全身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两膝僵硬不能屈伸,曾服大活络丸、人参酒、鹿茸酒之类,略有好转。经查血沉、抗“O”均正常,类风湿因子(+)。苔白体胖,质微红,脉细缓。

诊断:(正虚气血双亏型)虚痹(西医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扶正祛邪。

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5枚,水煎服。连服1个月,已能工作。

按:气血亏损,不能营养肌肉筋脉,而致正虚无力逐邪,病邪留恋不去。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补益气血,使肌体筋脉得养,驱邪外出,正气来复,邪气自散,多年顽症,乃获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