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时钟”理论 物质匮乏阶段(1950

 复利60年 2020-12-24

“消费时钟”理论

物质匮乏阶段(1950-1985 ):

从产品无差别到需求无差别。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统购统销为当时的主要消费模式,消费主要由供给驱动,表现为产品无差别,“有什么,用什么”,“供给无差别”是消费的驱动力。在该阶段经济体制中产生强烈重积累和低消费冲动,生产上追求多积累,消费上实行低消费,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该驱动力向需求无差别迈进。

品牌化阶段(1985-2015 ):

从需求无差别到产品有差别。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基本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消费开始由量向质转变。在此阶段,供给来源广泛,企业为凸显差异就必须建立品牌,并通过营销宣传增强消费者联系,逐步形成品牌溢价,从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此阶段高低线城市以及不同阶层发展逐渐分化,大众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分化,为第三阶段不同战略地位的企业都有不同的历史埋下伏笔。

消费升级阶段(2015-2035 ):

从产品有差别到需求有差别。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从实物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的转化来看,我们已实现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转变,需求层次从“吃饱穿暖”等传统消费向“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转变的趋势进一步显现,服务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阶段,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消费进入存量阶段,消费升级进程加速,并逐步引导向需求有差别转化,同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慰平消费分层。

专属消费时代(2035-2050 ):

从需求有差别到产品无差别。由于这一阶段还未发生,我们凭借研究的框架进行畅想。我们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大众消费观念的迅速拉升,产品间的质量差别将逐步抹平,至少是差距不大,而且在经历了品牌化和消费升级的洗礼之后,消费的“产品端”逐步迈向了本质,“服务端”将会出现分化。因此未来这一段的消费在需求有差别的驱动下,将会通过个性化和专属化的驱动,逐步向产品无差别靠近,“去品牌化”会在不同行业接踵而至。

$贵州茅台(SH600519)$ $海天味业(SH603288)$ $中国中免(SH6018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