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神作”,还是“烂片”?

 慢慢游 2020-12-24

现如今,一部商业电影的制作,大概需要经历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筹备工作,包括提构想、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协调演员摄影灯光等等进行影片拍摄,并由执行制片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后期剪辑、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而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有那么一部影片可以说在影视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引起世界注目的原因是它不同于以往一般电影的摄制规则。

有人说它不配称之为电影,有人觉得它更像一部纪录片,也有人觉得这是电影的一种未来。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部饱受争议之作,《列夫.朗道:娜塔莎》

影片源自于一个浩大的实验项目,而这场实验的诞生,还得从15年前说起,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为了拍摄一部叫做《列夫.朗道》的传记片,建造了一个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布景,只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出当时的面貌。

而在导演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之后,他开始为这个小型的前苏联社会所沉迷,他想创造一个平行的世界、再现苏联那段历史。于是,他干脆放弃了一开始的初衷。

2009年,导演从世界各地招募了大约10000多名演员,又或者说是体验者,来到这个封闭的前苏联社会。

在这个实验项目中,从建筑到机构设置甚至于食品金钱等等,都是对苏联社会的一种复刻。

这些参与者来自于世界各地,涉及各种各样的行业,他们来到这个隔绝的前苏联世界之后,便成为了“苏联公民”,拥有者与此前一样的职业,接受前苏联制度的管理,他们可以在这里面生活,工作,甚至娶妻生子。

这些参演者在这里面生活了三年,而这三年的经历,极有可能被导演所拍摄了下来。没有剧本没有台词,一切都是生活的再现。

这场实验一共积累了700个小时的影像素材、250万张图片、4万件衣物、8000小时的声音素材以及4000份文件资料。

我们今天说的这部《娜塔莎》便是导演纪录的关于一个女性的故事。

娜塔莎是苏联一家秘密研究所内食堂的服务员。

她白天在食堂干活,接触研究所里的员工、科学家以及外国访客。晚上会和一起工作的同事聊聊天、喝酒,她们亲密无间,但是也偶尔相互嫌弃。

影片的内容很简单,因为是真实的生活记录,所以几乎没什么剧情,涉及到的东西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娜塔莎与奥莉亚的友情、娜塔莎的一段感情经历和被克格勃的将军审问。

而笔者今天想讨论的是,《列夫.朗道:娜塔莎》或者这一系列影片,配不配称之为一部电影?

先从文本上面讲一讲。

一般的电影,在剧情和台词方面都是经过了编剧导演的精心设计,以使剧情更加具有观赏性、体现主题,而在台词上则需要下更大的功夫,编剧需要兼顾合理性、说明性、艺术性等等。

而在娜塔莎这部影片里,剧情便是娜塔莎的日常,台词是生活中随口而出的话。生活总不可能如电影一般曲折有趣,没有了精心设计的情节,观众的第一感受便是无聊,影片还有不少地方在一个场景停留大量的时长,观众并不知道这样的意义所在。

更加致命的是台词,我们都知道,普通人生活中说的大多数都是废话,没有什么营养。《娜塔莎》便是这样,大段大段空壳无趣的对话直接消磨掉观众所有的耐性。

再说说摄影吧。

据说实验中没有安装任何的摄像头,导演要求三名摄影师每日出去闲逛,并将自己留意到的素材拍摄下来。

如此所产生的影像便全部是由这几名摄影师手持跟踪拍摄,不言而喻,这样镜头缺少调度,甚至缺乏构图与美感。

一般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由导演与摄影师一起设计并多次拍摄,以使画面构图严谨并组合画面空间内的一切物体表达出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娜塔莎这部影片里,摄影师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机会重来,于是他们的第一要义便成了记录,镜头也因此丧失了许多他所应当承担的角色。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还有一个疑问,在镜头对准人物时,每个人总不可能本能地展现自我,那么镜头中的人,表演与真实的界限又该如何区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影表演是“假”,而《娜塔莎》则应该说是亦真亦假。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或许,从电影的技术与原有规则上而言,它并不能称之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它颠覆了电影以往的形式。

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电影拍摄出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艺术价值。

那么这部影片里有他的价值吗,答案应该是有的。从这部影片里,我们能够窥得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原貌,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被抛弃的、生命被时代所蹂躏的女性,它比任何电影都来的真实。

关于影片的讨论不息不止,每个人各执己见,而无论如何,它都该被记住,因为他的勇敢,因为它是探索电影未来的先驱。电影有无限种可能,我们需要这样的冒险与尝试

----

本文作者:南方(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