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历史剧《大秦赋》非常火,很多人不惜熬夜也要追剧。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每个人的聚焦点各不相同,有人关注的是吕不韦的得与失,有人关注的是赵姬的爱恨情仇,但更多人把目光放在嬴政的身上。他幼年时寄人篱下,差点客死他乡,经历各种磨难之后,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后来成功继承王位。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从此开始亲政,成为真正手握实权的秦王。此时的秦国兵强马壮,是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其余六国皆不能与之匹敌。雄才大略的嬴政,重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开始实施一统天下的战略。韩赵魏等诸侯国的国君,无不寝食难安,担心秦军向他们开战。 灭六国的过程中,韩国是第一个领盒饭的,而后是赵、魏、楚、燕、齐。韩国之所以第一个被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韩国紧挨着秦国,并且处于秦国东出的要道上,类似于钉子户;另一方面,韩国的实力太菜,如果把战国七雄比作同班同学,韩国就是学习最差的一个,也就是所谓的学渣,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韩国肯定第一个被踢出局。 只要脑子不进水,都不想被人按在地上摩擦,韩国肯定也不想被秦国没掉。但重要的问题是,若是硬拼的话,必然不是秦国的对手,大秦铁骑所向披靡,别说是韩国,就算齐、楚这种实力不错的诸侯国,单挑的话也不是秦国的对手。韩国国君心里很憋屈,打又打不过,卖萌撒娇也不顶用,如何才能避免灭亡的悲剧呢? 韩桓惠王苦思冥想,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竟然想出一个自认为非常完美的办法。当天夜里,韩桓惠王连夜召见郑国,交给他一个艰巨任务,让他去帮助秦国修水渠。郑国心里很郁闷,甚至觉得韩王脑袋被驴踢了,只是他只敢在心里想一下,并不敢说出来。 随后,韩桓惠王解释道:“你作为优秀的水利工程师,修水渠是你的强项,我准备派你打入秦国当卧底,无论如何都要劝秦王修水渠,工程搞得越大越好,如此就能削弱秦国的实力。”郑国终于听明白了,韩王准备给秦国来一招无间道,既然老大发话了,尽管郑国内心非常抗拒,但也只能照办。 作为正儿八经的工科男,郑国修水渠的专业技术毋庸置疑,但他不善言辞,更不擅长与人沟通,天生就不是做间谍的料。郑国小心翼翼的问:“大王准备让我在秦国待多久?”韩桓惠王微微一笑,拍了拍郑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具体时间待定,你要做好长期潜伏的准备。” 就这样,郑国带着无奈的心情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开启了间谍生涯。郑国虽然口才不咋滴,但专业知识过硬,经过多日的实体考察,他建议秦国在管仲开挖一条水渠,如此便能解决关中东部的常年旱灾。郑国给出的方案,具有极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秦王嬴政看完方案,毫不犹豫就批准了。 秦王嬴政任命郑国为挖水渠的总工程师,让他不要有任何顾虑,放开膀子开干,无需考虑人力财力物力。有了秦王的支持,郑国仿佛忘记自己的间谍身份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夜以继日研究,昼夜不停工作,几乎做到了事必躬亲,他立志帮助秦国挖出一条极具实用价值的水渠。 没过多久,秦王嬴政查出郑国的间谍身份,差点气得翻白眼,就怒斥郑国:“我对你如此信任,让你做了这么大的项目经理,没想到你居然骗我。”郑国解释道:“政哥,俺对着月亮发誓,作为科班出身的水利工程师,俺绝没有歪心思,纯粹是想给秦国挖一条水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俺都忘记自己是间谍这件事了。” 秦王看着郑国单纯的眼神,不再那么生气,郑国又说:“俺向你保证,一旦水渠修建工作完成,对秦国百利而无一害。”秦王嬴政思考片刻,觉得郑国的话很有道理,不仅没有杀他,还让他继续担任项目经理。郑国经过十余年埋头苦干,挖出一条全长三百多里的水渠,使关中的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坚实基础。 后来,秦始皇为了表达对郑国的感谢,这条水渠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是世人皆知的“郑国渠”。若从间谍的修养和成就方面分析,郑国绝对是不合格的,称得上战国时期最失败的间谍。但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无疑是令人钦佩的。 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影响非常深远,意义也颇为重大。2016年11月,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郑国渠的总工程师,郑国也因此名垂青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