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棱果谷木

 一帆csp 2020-12-25

不久前,突然收到华植的coco博士给我寄来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野牡丹科》一书,才想起我很久前曾有幸为此书提供过照片。该书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必将对我认识野牡丹科物种提供不少的帮助。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野牡丹科》由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主编,2020年8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的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植物园迁地栽培志编撰”项目的又一科研成果,其中coco博士正是项目主要成员之一。
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全世界约有156-166属4,500余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书收录了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野牡丹科植物16属39种1变型。
虽说对野牡丹科的认知非常有限,可对它却算是最有感情的,因为打小开始,乡村山里的那漫山遍野的野牡丹科植物就陪着我们长大,比如科长野牡丹,它的兄弟毛菍、地菍,都是我们小时候的玩伴、零食。如今各种野牡丹科物种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比如巴西野牡丹,角茎野牡丹,银毛野牡丹。

在本书中我拍摄的棱果谷木,属于我国分布不广的野外植物,已经驯化成园林绿化植物,目前园林利用并不太广,也许不久的将来,它说不定会成为城市绿化的又一颗新星,等着看呗。

棱果谷木,野牡丹科、谷木属灌木,它的果实扁球形,具有八条隆起的纵肋,因而得名。
棱果谷木的拉丁名是Memecylon octocostatum Merr. et Chun,其属名Memecylon来自一种叫莓实果的英文名memecylon,其种加词octocostatum由octo(八)+costatum(肋)组成,指它的果实具有八条隆起的纵肋。

棱果谷木见于山谷、山坡疏、密林中荫处,产于中国广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海南岛崖县。

野牡丹科植物常在我们身边嘛,无论是野外的野牡丹、毛菍、地菍,或者公园常见的巴西野牡丹、角茎野牡丹,又或是这几年的新优银毛野牡丹、虎颜花,它们都给我烙上了野牡丹科的印记。事实,我还是太嫩了。
还记得那天,来到张继方老师的后花园,那里引进或者研发的野牡丹物种让我目不暇接,什么“天骄”,什么“超群”,什么“心愿”……更是让我躲闪不及。
走到山边时,路边一丛丛碧绿的植株更是引起我的好奇,走近前去,枝间布满了一个个棱形的“小南瓜”,果实非常小,在微距中也是着实可爱,果实也是青青的,虽说挂满枝头,要不是认真看,也是隐藏在碧绿的灌木丛中。
那会已是果期,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两朵花,那个花相对果而言就更加低调了,很小很小藏在枝间,淡淡的紫色。
当张老师告诉我那叫棱果谷木时,我还念叨了好久,因为跟它们不熟嘛,可当我知道它居然是野牡丹科的物种时,着实吓了一跳,它颠覆了我对野牡丹科的一贯形象。看来,学术不精呀,还得继续努力。

后来,在博罗的航天基地,我又见到它的身影,那会满树的花让我拍个痛快。书中的果实拍自张老师的后花园,花的图片则来自我的家乡博罗。

棱果谷木其实是我国特有种,分布在海南岛,其拉丁名后的命名人“Merr. et Chun”就是梅尔和陈焕墉嘛。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南植物园的奠基人陈焕墉先生对海南植物进行了大量的普查,并和美国植物学家梅尔一起发表了很多新种,棱果谷木便是那会在海南岛的崖县发现的了。
近几年,园艺家们成功把棱果谷木驯化,把它成功应用在园林绿化中,只是由于它的花不算艳丽,果不算突出,观赏价值大打折扣,目前城市绿化应用并不广泛。

它的株形紧密,风姿绰约,叶色墨绿葱翠,生机盎然,可用作绿篱整形或林下配植,或于庭院、公园孤植、丛植点缀,也可盆栽欣赏。总有一天它会走进大家的视野中的,我信。

棱果谷木是常绿灌木,株高2.8米到2.5米,分枝多,株型紧凑,小枝四棱形,棱上略具狭翅。

它的单叶对生,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全缘,无毛。

聚伞花序腋生,花序短,花瓣淡蓝紫色。

果扁球形,具8条明显的纵棱。

棱果谷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阴,较耐寒,耐瘠薄,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野牡丹科的家族很大,单单棱果谷木所在的谷木属就约有13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太平洋诸岛为多,中国有11种,1变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有些种类的木材有用,果可食,灌木或小乔木。
不久前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偶遇它的一个兄弟,天蓝谷木,它是2002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自新加坡引种栽培的,现长势良好开花结果了。
天蓝谷木是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革质。花簇生或单生。花蓝紫色,小1cm左右,花瓣4片。果期自幼果到成熟需10个月,幼果时粉红色,成熟时紫黑色。
天蓝谷木适宜在林下沙壤土上生长,树型美观,高2米左右。花有点小,始花时零零星星会影响观赏性,盛花时树枝上像结了一颗颗紫蓝色的钻石花,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可供庭院观赏的优良树种。
▼ 天蓝谷木 Memecylon caeruleum
野牡丹科 谷木属

▲天蓝古木的花。
▼天蓝古木的果。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顶端广钝急尖,具小尖头,基部广楔形,长1.5~3.5厘米,宽7~18毫米,全缘,两面无毛,干时叶面黑褐绿色,略具光泽,中脉下凹,背面浅褐色,中脉隆起,侧脉两面微隆起;叶柄长1~2毫米。
聚伞花序,腋生,极短,长6~8毫米,花少,无毛,总梗长2~4毫米,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萼钟状杯形,四棱形,长2~2.8毫米,无毛,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0.8毫米;花瓣淡紫色,卵形,顶端渐尖,近基部具不规则的小齿,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雄蕊2.5~3毫米,药室与膨大的圆锥形药隔长约1.2毫米,脊上具1环状体;花丝长约2.5毫米。

果扁球形,直径约7毫米,有8条隆起且极明显的纵肋,肋粗达1毫米,顶端冠以明显的宿存萼檐。花期5~6月或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中文正名 棱果谷木
拉丁学名 Memecylon octocostatum Merr. et Chu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野牡丹科
属 谷木属

种 棱果谷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