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被锁到宿舍之后

 亦然花开 2020-12-25

以下是第 219 篇推文,欢迎批评指正!

早上六点多,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说她和一位同学被锁到宿舍里了,开不了门,出不来。

她们宿舍的门不是很好开,从外面可以打开,从里面经常打不开。这之前听她说过,但今天才知道有多少严重。没承想,今天让她们赶上了,怎么也打不开门。

她给几个同学打了电话,但她们都去上自习了,没人接。叫宿管阿姨,但因为她们宿舍在楼道的最里面,外面根本听不见。无计可施了,才想起给我打电话。

我问她有没有宿管的电话,她们也没有。问她找老师了没有,她们说没有,不敢找。

于是我给老师发了微信。本想发到家长群里的,后来想想还是私信吧。但等了一会儿老师没有回应,可能老师正在忙,没看到吧。只好直接给老师打了电话,向他说明了情况,请老师帮助联系一下宿管,给她们开一下门。老师很快就答应下来。

过了一下,给女儿打通电话,问她怎么样了。她告诉我,刚才她联系上同宿舍的另一位同学了,但她们也没办法。我告诉我已经和老师说了,估计一会儿就有回音,让她们先等一等。

没过多长时间,女儿又打来电话,告诉我老师让一位女同学来宿舍,她们把钥匙从门上的窗户扔了出去,那位同学从外面打开了门,她们终于出来了,现在正准备去上自习呢。我嘱咐到,那你们赶紧走吧,这才放下心来。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我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我为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担忧,为她们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担忧。

我在想,如果是我遇到这些事情,我会怎么办。如果发现门坏了,我可能会提前找宿管反映情况,尽快修理好门锁。我可能会保存上宿管和教官的电话,以备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打电话求助。当我被锁在宿舍时,我可能会从门上的窗户爬出来,也可能会给认识的同学打电话,如果实在打不通,我会和老师联系,请求老师的帮助。但我们的孩子遇到事情时只会着急,只会找家长求助。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虽然不至于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生活自理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日常生活中,家长怕他们浪费时间,耽误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有许多本来应该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家长都代劳了。这也使得他们觉得好像什么事情都应该是这样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弱,就成为现在孩子的标签和代名词。长此以往,当他们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时,如何能够适应生活,如何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很值得我们深思。

以前曾听说,有的孩子虽然已经上了高中,由于父母有事没有开车去接他,结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坐车回家,哭着给父母打电话。也听说过,有的孩子不识五谷,不懂稼穑,不事农事,甚至分不清麦苗和韭菜。虽然觉得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实在是可悲可叹。

想当年,我们上初中就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每次回家由于没有车,都是几个同学结伴步行回家。在学校衣服要自己洗,饭菜要自己打,每天宿舍内务要自己整理,生活费、零用钱要自己管理、规划和安排,生活上要精打细算。那时没有课外补习班,学习上遇到问题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从小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慢慢培养了独立自主的性格。这些经历,虽然想起来有些苦涩,但确实使我们终身受益。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们自己不愿意去做,也不是他们不想去做,不会做,而是我们大人自作主张,剥夺了他们自我尝试,自我实践的机会,剥夺了他们培养独立性格,提高自理能力的机会。因为我们的代替,因为我们的代劳,因为我们的溺爱,使孩子们变懒了,变馋了,变得遇到问题不会自己想办法去处理,去解决,只会向父母求救。

作为大人,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放手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生活,自己想办法进行人生规划,自己去处理一些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家庭才会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


精彩回顾

【原创】专注的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原创】打破移动魔百盒的“魔咒”

【原创】酒逢知己千杯少,烟遇故人一根香

【原创】再不学,你就OUT了

【原创】踏雪

【原创】雪中徒步行

【原创】青春的力量

【原创】再见2017,你好2018

【原创】漫步百灵街

【原创】金叶现象

【原创】爱无关风月,却刻骨铭心

【美文】爱到深处情自暖

【原创】感冒

【原创】父母与子女

【原创】随风飘散的那缕幽魂

【原创】芳华已逝,唯尔独醒

【原创】祝我们生日快乐

【原创】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

【原创】2017年的第一场雪

【原创】当老师家的孩子真不容易

【原创】心态决定了你的人生

【原创】无言独上西楼

【原创】让自己慢下来

【原创】迟到

【原创】心语

【原创】值班

【原创】培训

【原创】等待

【原创】坚持的力量

【原创】感悟

【原创】学会换位思考

【原创】父母是我们停泊的港湾

【原创】咸菜

【原创】身影

【原创】嫁出去的“丑闺女”

【原创】雨中逛书店

【原创】说话逗的人很招人喜欢

【原创】孩子感冒发烧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