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证悟到了真理:真实即一

 空妙有 2020-12-25

真理:真实即一。

由此可以做出如下定义:虚假=非真。即:

真实中不可能存在虚假,虚假中也不可能存在真实。

真的,就是百分百的真实;假的,就是百分百的虚假。

因此,真实的存在就是无形无相的,没有对立;圆满无限永恒喜悦。处于真实中的我,即真我,感受到的是无比宁静深邃的平安。

我此刻感知到的存在,是虚假的存在,有形有相二元对立,有缺有限易变不安。处于虚假中的我,是假我。假我的认知有内外之别,内在感受到的是时时刻刻的恐惧。尽管有时也能感到短暂的欢愉,也不过是为了掩盖恐惧的自我麻醉。

真我变成假我,是因为真我选择认同了与真理相反的虚妄的认知:真实非一。于是妄造出一个虚假的世界(幻相),并成为其中一员。

也许你会问,既然现在的我是虚假的,怎么可能知道真实的存在呢?

因为我本来就是真的,不可能永远沉沦在虚假中。在幻相中有一个通道可以通向真实,可以让我忆起来自己的真实,就好像游戏留了一个后门。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静下来认真感受自己的内在,你一定会感到一丝不知从何而来的思念感,一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真实对你的呼唤,告诉你这里不是你的真正家园。

打个比方。

真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因为时时刻刻都是平安,“真我”觉得无聊,突然想尝尝不平安是什么感受。于是编了一个剧本,塑造了一个完全与自己相反的角色并亲自饰演,即假我。真我只有一颗心,因此把剧本中的假我,设定成两颗心。一颗心仍然能感受到真实,感受到平安,被称为真心(即上文讲的通道);另一颗心是妄见的体现,感受到的是虚假,是恐惧,被称为妄心。为了配合演出,又编造出时间空间作为舞台,形形色色的身体作为配角。于是一个以妄心为源的,与真实完全相反的虚假世界出现了,这个世界因此被称为幻相。假我在其中经历的一切都是为着同一个目的:感受恐惧。就像观看恐怖片,参加蹦极等极限运动,看的玩的就是心跳。

本来演个剧图个乐子没什么大事,但是,一个特殊情况出现了:“真我”忘了这个剧本是自己写的,妄心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忘了自己的目的是感受恐惧,忘了真心的存在。于是把角色的经历当真,把角色的恐惧当真,开始恐惧自己的恐惧,千方百计想要消除妄心。

因为“真我”造出妄心和假我的目的就是感受恐惧。所以当假我想要消除妄心的时候,反而因为角色的设定激发出更多的恐惧。换言之,剧本中的妄心和假我是共生共存的,但是假我并不知道。于是当“真我”忘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角色设定之后,便陷入了一个怪圈中:

妄心编写故事引发假我的恐惧,假我因此想要消除妄心。但是因为两者的共生关系,假我越想要消除妄心,越生出对死亡的恐惧。假我越恐惧,越激发出妄心的灵感,写出新的剧本。而这又恰恰符合了“真我”当初的目的。由此一来惧生惧,惧养惧,剧本越演越长。

因此,若想从怪圈中跳出来,“真我”必须先忆起自己编剧的身份,才能不再把角色的恐惧当真,才能改变剧本的设定,消除妄心不再感受到恐惧。

“真我”不是此刻我认为的假我,也不是真实中的真我,而是梦中之真我。只因着他的选择,妄造出假我和妄心,因此可以被称之为抉择者。在幻相中,抉择者就是一个可以做出选择的意识。当我愿意相信我是一名抉择者,我才能做出继续感受恐惧还是回归平安的选择。

幻相中的每个人,都是一名抉择者。只要你愿意相信这一点,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责任,愿意承受恐惧的洗礼把真理践行出来,一定能感受到真实的平安,忆起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真的。

以上是我体证到的此世的事实,简而言之:在这里,我只是认为我存在。

因此,我所有的说法都只是一种比喻,并未真正发生。也因此,像下面的这种问题是自相矛盾没有答案的:既然真实中没有虚假,如何生出一个妄见?

就如同问:不曾发生的事情如何发生了?

我讲的内容,都是体证到的,不是思考出来的,不是照书搬的。我证悟到了真理,对我来说真理已经成为真知;讲出来,对你们而言就是一种理论,就是头脑的认知。但是你只要愿意按照我讲的方法做,你同样可以体证到。真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诚心想要知道,就能知道。

附:我证悟的方法是:接纳感受,不把感受当真,不借用行为转移压抑感受。其它什么都不做。

有意深入学习者,请点击图片下方“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