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伟人(散文)

 阳关残雪 2020-12-26
缅怀伟人(散文)

12月26日,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是一个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每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总会想起他,缅怀他。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在我心里,永远与日月同辉。

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是他,带领四万万中国人民,把星星之火,燎原到中华大地。中国从生灵涂炭、一穷二白;从铁钉、火柴都要进口,到自力更生造出“两弹一星”,“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一个国家的成长和一个民族的复兴,和一代伟人紧密相连。

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世界瞩目。他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正气;既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才大略,又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情怀。

如今,我们的祖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经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一艘远航的巨轮,开启了新的征程。毛泽东时代虽已远去,但我对伟人的怀念,却一直历久弥新。

犹记得,1976年的9月9日,巨星陨落,伟人逝世。四十四年,弹指一挥间。曾经13岁的少年,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从那时起,在我年少的心里,敬仰伟人,走近伟人,解读伟人,成为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这些年来,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走南闯北参加文学笔会,我循着一代伟人曾经走过的足迹:不管是踏上南湖的船上,还是来到橘子洲头;不管是漫步井冈山会师的路上,还是久久回望在湘江岸边;不管是瞻仰遵义会址,还是走在四渡赤水河畔;不管是翻越腊子口,还是走进延安......伟人慷慨洪亮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那个伟岸高大的身影,仿佛总在眼前萦绕。

多少个闲暇的夜晚,我打开电视剧频道,一部又一部红色连续剧——《建党伟业》、《秋收起义》、《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延安颂》、《三大战役》、《开国大典》......恢弘磅礴的生动画面,零距离的耳濡目染,我读懂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我虽然没有身处那个年代,没有亲历曾经的硝烟炮火,但随着对伟人不断渐进的解读。新中国这部浩瀚的长河里,无数个风高浪急的时刻,无数个船头偏离航向的紧要关头,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挺身而出,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启了一段历史新纪元。

八年抗战,驱除倭寇;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历史的画笔,浓墨重彩。硝烟虽已散去,但每当回望历史,总能被无数的故事敲击心灵,荡涤灵魂。而书写这段传奇的人,正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初心不忘,伟人光芒气贯长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身处和平盛世,耳边犹在回响:1949年10月1日那个响彻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不能不说是一部传奇。但这部传奇的背后,正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他,读懂了中国,读透了中国。据文献记载:他一生将《共产党宣言》读了150遍,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为了研读《楚辞》他读了50余种版本,他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全部放在了读书上,他读马列的书、读中国历史、读各种中国古书、读工具书,他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的人生波澜壮阔,光照千秋。

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词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他的诗词,立意深邃、旧体新裁、文采华美、韵味无穷,为多姿多彩的诗歌长河贡献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增添了一道绚烂的风景。我每次读他的诗词,都会觉得荡气回肠,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精神倍增。

今天,在他127周年诞辰纪念日,我把一份缅怀,一份怀念,用我浅显的文字,铭刻于心。让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永远照亮我前行的路!

缅怀伟人(散文)
缅怀伟人(散文)
缅怀伟人(散文)
缅怀伟人(散文)
缅怀伟人(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