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位高考生问道:“自己高考成绩卡本科线,是上民办本科,还是走一个好点的专科?”这是一个令不少考生感到困惑的问题,高考成绩超本科线不多,上公办本科院校没希望,勉强能上民办本科,那到底是走民办本科,还是走“好专科”呢? 建议选择“好专科”的人,认为在专科院校学一门技术,比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待遇也不见得差。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有些专科院校与企业有合作关系,比如某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铁路局或地铁公司有合作,某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航空公司有合作。如果合作对象是好单位,毕业生又有幸能到合作单位工作,走“好专科”确实不亏。从就业率看,专科院校整体就业率也不弱于本科院校,在某些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我们发现近两年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就业率竟然超过了本科院校,个别专科院校就业率甚至达到100%。综上,高考成绩卡本科线,选择走“好专科”,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若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专科和本科一直存在着较大差距,且差距越来越大。根据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和《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2019届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2018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135元,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112元;2017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774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0元。2017届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收入差距为914元,到2019年,这个差距增加到1145元。另外,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8%,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外,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本科生起薪涨幅为23.6%,五年来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当然,我们这里进行的是整体对比,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成长空间,整体上比不过本科毕业生。但“好专科”与民办本科的对比,是把“矮子里的大个子”与“大个子中的小矮子”进行对比,究竟谁更厉害,说不定,考生的纠结就在于此。笔者认为,把握好这两点,就能做出正确选择。如果以就业为导向,不考虑提升学历的问题,选择一个“好专科”,并无不妥,只是选择报考的过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仅要看学校的招生章程、听别人的介绍,也要查看该校的发展历史,毕业生近五年的就业数据,最好还要跟几个有该校求学经历的人聊聊,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校。如果重点考虑提升学历层次,请一定选择本科院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本科院校基本都是四年制(少数专业除外),经过四年的学习,可以用“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然而专科大学生要想以“全日制本科生”的身份考研,就必须要参考统招专升本考试,只有应届专科毕业生有资格参加这种考试,也就是说,专科生只有一次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机会。若专科生没有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就只能通过其它方式获得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或者毕业满两年,以“同等学力考生”的身份报考研究生。不管是哪种方式,专科生考研都要比本科生多花一年时间,且在考研过程中还可能会遭遇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事实上,专科和本科不应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等次,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本科教育不是专科教育的“升级版”,专科教育也不是本科教育的“精简版”,它们承担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专科院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如果能按质按量完成学校课程设置的内容,毕业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有的专科大学生获得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但在“学历型社会”,专科毕业生事业发展平台有很大的局限性,成长空间不大。本科院校大多更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若专业不太好,毕业求职可能很难找到对口工作,但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面较宽,达到了很多单位的“最低学历要求”,也几乎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体制内招聘考试”。我们身边有相当数量的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通过考试进入到体制内单位;或通过考研,进入到名校学习,文凭变得更加靓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民办本科也好,选择“好专科”也罢,都应该遵循个人的喜好,以及个人的职业规划。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好,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停努力、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