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21秒就造成一人死亡的脑卒中,精准影像助力降低死亡率

 动脉网 2020-12-26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2016年共造成全球1520万人死亡。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负担更加严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近200万,死亡率为140.3/10万,占总死亡的22.8%。更严重的是,这种疾病在我国还有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早了10岁。

脑卒中的抢救医生需要争分夺秒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脑卒中面前,我们只能坐以待毙。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的诞生后,医生与时间的较量中多了一个筹码。

研究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多年的李睿博士告诉动脉网,这项技术可以筛查神经血管中的易损性斑块,这些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

自1994年以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血管成像实验室(VIL)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CBIR)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技术研发、病理对照、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李睿博士从2009年开始,就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血管成像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生物医学成像这个领域研究多年后,决定通过成果转化将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这一技术更广地推向临床。

李睿博士告诉动脉网:“我们团队共同的理想就是希望减少脑卒中这种疾病对于人类的威胁。”他把公司取名为清影华康,寓意清晰影像,助力华夏健康。目前,清影华康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解决方案已广泛进入全国各地大三甲医院。

脑卒中救治的“排弹专家”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脑卒中的60%-70%。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那就是“厚积薄发”。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动脉斑块破裂后血栓脱落或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当胸部、颈部和脑部的斑块破裂,血栓通过血管到达大脑的时候,由于脑血管太小无法通过形成栓塞,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而动脉斑块的成因则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动脉血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质物质。

如果能对这些斑块进行提早监督和预防,也就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证实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动脉狭窄程度无关,关键在于找到高危的易损斑块。

传统的影像诊断方法例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只能看到管腔的狭窄状态,超声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且成像范围有限,在判断斑块的成分和易损斑块鉴别处于技术盲区。

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解决方案恰好能够帮医生精准判断哪些是易损斑块。

李睿博士告诉动脉网:“通过以往的常规影像,医生只能获得关于管腔的信息。什么原因造成的狭窄,斑块的状态如何是未知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可以做到对斑块的形态、成分和功能的精准评估。”

在技术的成熟度和临床落地难度上,李睿博士表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国内国外临床应用都比较广泛,临床医生的认可度很高。但成像方法的要求很高,图像处理和判读的流程复杂。”

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也是其中推荐的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除了缺血性脑卒中诊断,高分辨磁共振在临床的使用范围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例如在内科用药方面,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以用于监测药物疗效、精准用药监督;在外科治疗中可以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进行精确指导;还可以对动脉炎、烟雾病、夹层、动脉瘤等相关疾病进行精准诊断。

打造闭环解决方案,产品已获CFDA批准

清影华康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解决方案对比当前的磁共振成像解决方案,可以定制扫描方案,在诊断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勾画,支持快速定量的结构化报告生成。目前,清影华康斑块判读和后处理工作站已经获得CFDA注册证。

不同于只提供成像软件,清影华康的解决方案包括了成像线圈、成像方案、图像工作站、培训服务、科研服务。李睿博士表示:“我们选择硬件+软件+服务是因为我们想为医生提供整体闭环的解决方案。”

李睿博士说道:“此前,我们一直用科研合作的方式推广项目,但是科研应用始终是有局限的。我们想要这项技术落地到更多医生,让技术走出实验室,于是我们几位朋友就共同创立了清影华康。”

在团队组成上,李睿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多年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产品科研部经理陈硕是清华大学博士,有着多年磁共振成像研究经验;硬件开发部经理王新元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有着二十余年磁共振线圈设计经验;软件开发部经理徐佳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位资深的软件工程专家。

为了让产品惠及更多人群,清影华康在商业模式上也设计了几种临床落地模式。一种是通过和大型影像企业合作,用第三方集成的方式植入到大型影像设备中。其二是通过与第三方影像平台合作,为他们提供算法判读技术,用技术赋能诊断平台。其三,与大型体检机构合作,实现直接面向患者的2C模式。

李睿博士表示:“如果产品只在医院临床中使用,使用人群比较局限。体检公司和第三方影像平台面向更多有潜在疾病风险的人群,应用越广泛,越能快速降低脑卒中这种疾病对人类的威胁。”

除了现有的针对脑卒中的解决方案,清影华康未来也计划针对人类的其他重大疾病:心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推出整套的精准影像解决方案。

目前,清影华康正在进行外部融资。

 文 | 杨雪

微信 | hhhh333yyyy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动脉网招聘 编辑/记者

招聘职位:编辑/记者

工作地点:重庆市渝北区

职位描述:

1、积极拥抱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对产业进行持续跟踪和研究;

2、用文字记录创新背后的企业和产业格局,采访报道创业公司、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等;

3、要有具备全球视野的目标,需要了解并覆盖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创投;

岗位要求:

1、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乐观,对世界充满善意,偏激、负面情绪重的请绕行;

2、热爱文字工作,善于沟通;

3、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和编辑能力;

4、愿意深入了解企业商业运作的细节模式;

5、对医疗健康产业感兴趣,有医学背景者为佳;

6、有工作热情和自我驱动力,热爱生活,有团队合作意识。

简历发送:wang.f@vcbeat.net

近期推荐

★ 药监局发布医疗AI产品审批要点,人工智能企业是否准备就绪?

★  新医改,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取得了哪些成绩?

★ 网售处方药怎么才能管得住?动脉网采访十数家企业获得八条方案

★ 结束草莽时代的互联网医疗,又迎来医保这阵春风了吗?

★ 放疗界三强争霸:从海外江湖恩怨到中国市场

★ 高端医疗市场专题报告

动脉新医药

★ 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十年磨一剑的西南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 高特异性泛癌种早筛,泰莱生物用多组学思维领航下一代液体活检

★ 金匙基因蒋智:NGS病原微生物检测并非一时兴起

★ 扭转医用大麻供应和成本困境,Vinzan低成本市场种植是关键,获得老挝首张萃取CBD牌照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点击“阅读原文”,每天都有新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