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的过去/现在/未来 你可以在这里讲述 这是一个储存记忆的空间 也是一个共享记忆的场所 欢迎投稿至邮箱sgltougao@126.com 重庆文化主题书店 第625个故事 吕洞宾与陆稿荐酱肉 作者:漆福昌 重庆有家陆稿荐,它的酱肉远近闻名,在美食家当中颇有名气,上了点岁数的老人都知道。 陆稿荐制作的酱肉,为长方形状,皮呈肤黄色,肥膘洁白,精肉略红,香味浓郁,咸淡适中,入口而化,深受重庆的美食家喜爱。 80年代前,陆稿荐的店开在解放碑邹容路,也就是重庆剧场(现在的大都会)斜对面。店铺不大,但装潢豪华。那时,陆稿荐的生意非常红火,店堂时常爆满,来吃酱肉的食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站满整条街。曾记得,大人带着孩提时的我到陆稿荐来吃酱肉,竟消耗了半天的时间。 虽然,解放碑闹市区陆稿荐已不复存在(据说迁移到白市驿那个方向),但每逢春节来临,人们腌制腊肉香肠,总也忘不了要做酱肉。 人们只知道酱肉好吃,但它的来历,它和吕洞宾大仙的掌故却鲜为人知。 陆稿荐起源于苏州。过去苏州每逢农历四月十四日,要举行一个“轧神仙”庙会,人们会到城内西面的吕祖庙上香祈祷。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则扮作一个乞丐,混迹于人群中,专作善事。要是谁生疮害病,碰上了他,他施法术,病人的疾患就会好起来;若见恶人欺负老弱鳏寡,他则会打抱不平,主持公道。 有一年,“轧神仙”庙会如期举行。吕洞宾仍扮作一个乞丐,身著褴褛,背上背着一条破芦席(也称芦稿荐),四处行善。 在苏州城西吕祖庙附近,有一家熟肉店,很不起眼,生意清淡。天刚黑,店主人准备关门打烊。这时,从门外撞进来一个背着破芦席的乞丐,向他借宿。店主人心善,安排他住宿,还给他白饭吃,肉汤喝。 乞丐感恩不尽,怕打脏床铺,就在熟肉店的灶房中铺上芦席,以讨饭的两钵合之当枕。睡前,告诉店主:你店的肉不香,不好吃。说完呼呼大睡。店主气得要命,心想我好心好意收留你,你却恶言伤人,待天亮我便撵你出去。 天亮,店主来到灶房间,见乞丐早已不辞而别,只留下一条破芦席,店主便将它当柴烧。不知怎的,锅里的肉味与不同往日,香味异常,吸引了很多顾客。 这一天正好是“轧神仙”庙会的日子,肉店的生意非常兴旺。店主纳闷,这天的肉为何烧得如此鲜美?仔细回想,那乞丐昨天到店借宿,以两钵合之为枕,便是暗示双口之“吕”,那乞丐分明是吕洞宾大仙的化身呀! 店主赶紧将剩下的破芦席当作宝贝收藏起来,每日煮肉时,投几根芦席草,肉味便特别鲜美可口。该店的生意渐渐兴隆,名声也大了起来。店主将店取名陆稿荐,以纪念吕大仙赠赐芦席之意。 很快陆稿荐成为了苏州名店,酱肉也成为该店的传统产品。后来陆稿荐发展到全国,在各地设分店,重庆也有了陆稿荐。 当然,这只是传说,陆稿荐的酱肉并非是借助吕洞宾的破芦席,而是因为厨师们高超、精湛的烹饪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酱肉家家都有,已不再稀罕。陆稿荐也与我们重庆市民渐行渐远。然而,六、七十年代解放碑的陆稿荐,在我记忆中永生难忘。 时光里官方微信视频号已开通 我们会通过更多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丰富的内容 |
|
来自: 笛子8vxrvb7uaz > 《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