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种植技术

 取经的兵 2020-12-26

柑橘种植技术

桂林地区柑橘品种主要有金桔、砂糖橘、蜜桔及少量贡柑,以金桔种植为主。柑橘的整个种植期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5月初到11月底育果期、12月初到第二年4月底采摘期。两个大阶段按月划分,进行的种植技术不尽相同。下面我就以月为时间单位,对柑橘一年生长期的用药及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月中旬至3月上旬:每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的4月底,这个阶段对于金桔而言,是一个持续采摘期;而对于砂糖橘和蜜桔,贡柑而言,12月底之前采摘基本结束。因此,从二月中旬开始,对于大部分柑橘树,需要操作的主要是修建枝条和清园,此过程中可以穿插进行施肥。

1修剪枝条:对于高达密闭的柑橘树,需要剪去中心直立枝条、交叉枝条、存在病虫害的枝条,与此同时清除园内枯枝败叶,集中焚毁处理,减少越冬病虫害。

2春季清园:萌芽前可以用0.8%~1%的石硫合剂或者功夫类、阿维菌素类进行全面喷树冠,尽量做到足量全面,避免喷施过程中用药不均。

3施肥:此时间段内是否施肥要根据树势而定。若上年结果多,冬季施肥不足,或者土层偏浅,树势偏弱,此时应多施复合肥。若树势强则不用施或少施。

 3月中旬至4月上旬:此阶段随着天气的回暖,园内开始出现杂草,部分病虫害也开始发生。此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有:园内除草、防治疮痂病、兼治红蜘蛛与花蕾蛆。

1园内除草:可以使用20%百草枯250g~300g/亩或者30%草甘膦800g/亩。

2防治疮痂病:疮痂病的爆发是一个随着年份不断积累的过程,若上年秋叶疮痂病发病率达5%以上的柑橘园,在春芽长到0.2~0.5cm的时候可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甲托等防治。

3兼治红蜘蛛及花蕾蛆:此时根据园内虫情程度决定是否用药。若每片树叶虫均数为3~4头时可用阿维菌素复配螺满脂或者乙满唑、57%炔螨特或者73%炔螨特、哒螨灵复配制剂等根据虫情防治;若上年花蕾蛆危害达6%以上的柑橘园,在花蕾露白时,可用功夫类,阿维菌素类进行防治。

 4月中旬至5月中旬:此阶段开始出现果实,因此以保果为主。此阶段需做控梢保果、营养保果、防治炭疽病、溃疡病以及兼治木虱、红蜘蛛、蚜虫。

1控梢保果:对于少花或者中花且长势旺的植株,抹去树冠外部和上部所有春梢,中下部需抹去1/3~2/3的春梢,抹梢时间最迟控制在开花前1~2天前完成。

2营养保果:根据树势情况选择保果剂喷施1~2次。

3病虫害防治:花期应严格控制高敏感性药剂。花谢2/3时可喷施苯醚甲环唑搭配甲托或者叶枯唑防治病害;可使用啶虫咪、吡虫啉防治蚜虫;可使用阿维菌素复配螺满脂或者乙满唑、57%炔螨特或者73%炔螨特、哒螨灵复配制剂等防治红蜘蛛,根据虫情建议使用中低端药剂以降低虫抗性。

 5月下旬至6月中旬:保果结束后,此阶段主要进行综合治理,需进行除去夏梢、园内除草、开沟排水、防治蚧虱类以及兼治疮痂病、黑星病、卷叶蛾等。

1除去夏梢:夏梢刚抽出后,基部应留1~2片叶摘心。

2柑橘除草:从6月上旬开始进行园内除草,可选用百草枯或者草甘膦进行全面防治一次。

3开沟排水:此阶段由于雨水较多,因此地势低洼的柑橘园雨季前应疏通排水沟,从而利于雨水排出。

4防治病虫害:此阶段主要进行粉虱和介壳虫的防治。若5%以上叶片发现黑刺粉虱若虫,可使用功夫类,啶虫咪类或者吡虫啉类进行防治;若10%以上叶片或者幼果上发现黄圆蚧或者褐圆蚧若虫,可使用杀扑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同时建议搭配苯醚甲环唑等防治传播病害。此阶段可兼防红蜘蛛等其他病虫害。

 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此阶段主要进行壮果的相关操作,需进行修剪枝条、加施肥料、抗旱保水、防治锈螨兼治蚧虱类、黑星病、炭疽病。

1夏季修剪枝条:继续抹除夏梢,于7月中旬左右剪除所有夏梢,统一放出秋梢;剪除病枝、剪除乱枝、剪除过密枝,去除朝天果、病虫果、畸形果和裂果。

2加施状果肥:6月底前冲施高氮型肥料。

3抗旱保水:由于温度较高,因此干旱时柑橘园应保证浇水及时。

4防治病虫害:若视野中能见锈壁虱2~3头,5%~10%幼果出现介壳虫、粉虱时,炭疽病梢、叶、果实发病率达5%以上,上年黑星病严重的柑橘园应进行相关病虫害防治。用药方式与前几段相同。

 8月上旬至8月底:此阶段主要目的为保果,进行综合操作。主要进行天牛的捕杀毒杀、园内控水、园内除草、根外追肥、防治潜叶蛾兼治炭疽病。

1捕杀毒杀天牛:由于天牛对果实危害严重,因此对于天牛应做到见虫就杀。

2园内控水:使用地膜覆盖或者树冠避雨,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3园内除草:8月下旬园内进行一次全面除草,使用百草枯或者草甘膦即可。

4根外追肥:喷施含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间隔7~10天,连续使用两次以提高坐果率与果品。

5防治病虫害:50%嫩梢出现潜叶蛾若虫时可使用功夫类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搭配苯醚甲环唑或者苯甲丙环唑等进行病害防治。

 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做好采摘前工作,保证果实不出意外。主要进行园内的继续控水、控制晚秋梢、防治螨类兼治粉虱、夜蛾等。

1园内控水:继续利用地膜覆盖或者树冠进行控水避雨。

2控制晚秋梢:9月中旬以后抽出的晚梢全部抹除。

3防治病虫害:此阶段做好螨类的防治,兼防粉虱等病虫害。

 11月上旬至第二年1月底:此阶段部分品种采摘结束,采摘完后主要进行施采果肥、采后修剪、冬季清园。

1施采果肥:每亩使用腐熟肥2500~5000公斤或者腐熟饼肥75~90公斤,采果后及时施下。

2采后修剪:剪除病枝、枯枝并集中焚毁。

3冬季清园:利用0.8%~1%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采摘后即喷药。

柑橘病害:

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是一种具有极大威胁的细菌性病害,严格控制引种和调苗过程中的传播。

症状:主要感染部位是叶片、枝梢、果实。在叶片背面初生针头大小的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渐渐形成圆形斑,表里两面均突起、木栓华,病斑中部呈火山状裂开,周围有黄色晕环。发生时会造成落叶,枯梢,树势减弱,严重的引起落果,严重影响果品。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潜伏在病叶、病梢和病果组织中越冬,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所。病菌有气孔、皮孔、伤口入侵,潜育期为3~10天,一般为4~6天,高温多雨与易感病的幼嫩组织结合是该病流行发生的基本条件。甜橙类最易感染,其次是酸橙、柚子、桔、桔橙等,金桔的抗病性较高。本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是25~30度,4~10月份均有发生,以夏梢发病最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