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市三国东吴时期的大型穹窿顶砖室墓

 取经的兵 2020-12-26

2010年鄂州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三国东吴时期的大型穹窿顶砖室墓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发掘的三国六朝时期墓葬结构中,此类古墓属首次发现。

该墓位于鄂州城区西南约3公里的杜山镇程操湾南侧的一处丘陵岗地上。墓葬内出土有青瓷盘口壶、铜三足炉、神兽铜镜、连弧纹铜镜、铜弩机、铜剑、铁镜等文物39件。这些文物当中,较为罕见的是东周时期的铜剑。

该墓葬由墓圹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圹为竖穴式,南北最长20.7米,东西最宽8.76米,最深3.56米。墓圹的南端为墓道,墓道前段已遭破坏,此次清理的墓道长11.06米。

墓室修筑在圹内,由封门砖、甬道、前堂、祭台、过道及东、北两个棺室、棺床、砖台和墓底砖等组成。整个墓室除连接墓室之间的过道、甬道为券顶外,北棺室、东棺室、前堂均为穹窿顶。

专家发现,出土铜镜上铭文为:“建兴二年□道登□造作好竟可以昭明上合星□辟不祥服者高贵□位至三公□长樂無窮子孫繁昌……”专家们认为,该墓应为东吴废帝(会稽王)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53年)。

由于墓葬内没有出土相关遗物,无法判定墓主人的身份。但从墓葬的形制特点及规模、规格、结构并结合鄂州地区已发掘的墓葬资料来看,该墓的规模和规格,超过了鄂城东吴孙将军墓,因此墓主人的身份应与鄂城东吴孙将军墓的墓主人身份相当,为孙吴宗室重要成员或相当于将军级别的显赫人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