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汉健 (本文发表于《精武》1996年第1期) 太极拳技法是太极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太极拳技法是关系到全面继承和弘扬太极拳的问题,是关系到太极拳能否继续作为内家拳发展下去的问题。 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问世以来,人们更多地去研究推手技法和“不老春”练法,逐渐沉浸到“不丢不顶”之中,忽视了“逢丢便打”甚至抛弃了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各种技法,以至于在实际运用(如技击)中不知如何应用。有的人甚至认为技击是太极拳的末技。有的名家也说:“心中被一定的招式手法占据着,岂能应付根本无法预测的对方进攻方式于一刹那而无失?”这话对不对呢?对。只是要看对谁说。若是对学有所成的人说,无疑是正确的;若是对初学者说,是行不通的、不合适的。太极拳是拳术,岂能无法?一法不立,无法不容,动即是法。 太极拳是内家拳,它既讲究内功修炼,也重视技法运用。练太极内功就要先练出内劲。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功是靠内劲来表现的,劲的水平代表内功的水平。内劲是一种内在的劲力,它主要表现为长劲和短劲。长劲包括有棚劲、履劲、按劲、挤劲等,它通常是和“粘连”相联系的。可以发人于丈外,可以打人如挂画;人虽然跌出,但一般内脏不受震动,没有太大的疼痛感。短劲主要有搓把劲、穿透劲、弹抖劲等,太极拳的采、列、肘、靠都属于短劲。它的特点是发劲脆快,容易伤人。 因此目前在健身练法中一般都不练了。技法练习首先要明拳理,懂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星八法;要掌握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腿法等。要会上法,能手足齐上,近身短打。只有内功与技法并重才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门径。 太极拳与八卦拳、心意拳不同的一点是不提倡练筋骨皮,因为外练筋骨皮会影响皮肤接触对方劲力时的灵敏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初习时适当练一下排打功之类,以求理解和体验承受能力也无不可,只是不能刻意追求。只要练出内功,自然能承受打击。 太极拳属于功技拳。我在《太极拳能否自卫搏击》中说过:“搏击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往往一瞬间就要决定输赢,所以,太极拳的搏击训练重在训练意念支配下的应变能力。搏击是有规律有法则的,但又不可死守法则不放。……我们强调初学要循规蹈距,处处合法,到有了一定基础要练应变,就‘无法’了。”比如拳谱上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当别人已一拳打来了,如果我仍在慢条斯理地象平时单练一样,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拳谱上还说,要由着熟而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所谓“着熟”就是练熟。有人说是“招熟”;招,是指太极拳的每个式子。每个式子都练熟了,懂得了它的含义及用法,才有可能随心所欲地应用。 太极拳的技法上讲究“以静制动”,这个“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静止,而是以静蓄劲,以静导气,使气沉丹田,以利于提起内劲。因为任何慌乱、紧张、憋气都会使气血阴阳失调,不利于应战时技术的发挥。所以“以静制动”是全神贯注地静候,是提起内劲,是有胆略、有勇气、有信心、有把握的表现,是“彼不动己不动”之谓也。 “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是内家拳的特点之一。太极拳在技法上也是遵循这一点的。但太极散手技击并非都是后发制人。双方对峙均不冒然出手是为常理。但空等对方先动,消极防守也决非太极打法。故太极拳散手技法上有“上法”一说。谱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所谓“上”就是主动进攻。要进攻,倘若对方无备,那取胜必无疑。如果对方有备,则非打开门户不可。难就难在打开对方门户上。 打开门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硬打硬上”,以速为先。这种上法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对貌似有备,实则无心;貌似安逸,实则紧张。如果对方心理上无准备,或准备不足,以为对方不会突发性地主动进攻,就可以攻其不备。所谓“掌起连环响”、“一响我便赢”就是指主动进攻中用连续手法取胜。在推手中,有时主动问劲也属于“硬打硬上”。 二是“欺手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随机应变。所谓欺手可以理解为“假动作”,但它不全假,而是假中有真。如果对方无备便成“真”,对方有备便成“假”。关键是要有连续进攻的招数。任何拳种交手最忌单上手,打不出后援动作。这一点习武者不可不知,须悉心体悟。 在技击中,任何走动或抬起手,象拳击似地拉开架子,都容易圳出破绽。“将文者衣朴,将飞者翼伏,将噬者爪缩”。太极拳技击时不特别站成什么式子,一般仅以无极式应之。主要是体现以静待动。其它拳种如“少林心意把”的预备式,心意六合拳的轻步站(熊出洞)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有人认为形意拳的“三体式”是预备式,那是误解。三体式本身已包含钻劈化打等技法内容,怎么会是预备式呢?抬起手等于提示对方自己是在防守,没有主动进攻的意识,同时也告诉了对方、自己防守的主要部位。这样虽然对方不易攻入,但也因先拉开了架子,不利于突然进攻和机动灵活地变招。当年国术较量时,少林门王子平战胜武当门的形意拳家便是一例。 凡是主动进攻的人,都会产生重心偏移现象,而重心偏移恰好给后发制人者造成可乘之机。太极拳的通臂、玉女穿梭,少林拳法中的“顺手牵羊”形意拳中的炮捶等,都是在对方先进攻时使用的招数。这些招数的最大特点是加速进攻者重心偏移,达到破坏对方重心使其跌出的效果。如果没有破坏对方重心这个前提,单用一拳想把对方打得腾空而起,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无备的情况下,“劲”是松散的,比如一只米袋放在地上,有谁能把这一百多斤重的米袋打飞吗?再设同样重量的一根圆木,同样放在地上,便稍有功夫即可将其打得腾空而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米在袋中“各自为政”,呈松散状,没有相互的牵制作用。而圆木则不同,它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是牵连的。当一个人处在放松状态下,他的肌肉就象米袋中的米,在受力时不会产生整体“飞”出的现象;当人处在紧张状态下,他的肌肉是互相牵制的,受力时会象圆木一样飞出。太极拳在技击时,同练时一样要求放松,道理就在这里。另外,放松后有一种向下的劲,叫沉劲。沉劲的力很大,技击中要发沉劲也必须放松。我曾在骑自行车时偶发沉劲,将自行车座垫弹簧坐断,可见沉劲威力一斑。 拳谚中说,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在对方站着不动的情况下一拳打去,效果并不见佳。这个“一下”只要不是打在要害上,连平常人都能硬挺一下,何必要躲呢?如果双方实力相当,可以说无关大局。在技击中常见一方被另一方打得腾空跌出,并不是进攻者拳头特别有力的结果,而往往是对手在防守中或反击中自己重心转移不当造成的。这种重心转移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身法和步法上。如果光有闪、让的动作,不明“闪即进,进即闪”的技理,不懂自身重本身也是打击对方的最佳时机,不会虚实变化,结果就会一败涂地。 太极拳的以静制动,正是在充分认识了以上原理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只有不轻易动,就不会被轻易击倒。 太极拳秘授歌中说“应物自然”指的就是这种迎战状态的静。一句话,心静下来,动作自然不会僵滞(当然,这种静也是太极拳心法的一个内容,囿于篇幅,本文不作阐述)。动作不僵滞了,就可以练习技击的第二步:近身短打。 太极拳技法歌决云:放过梢节迎中节,进身放人不费力。 太极拳属于内功型近身短打拳,这是由太极拳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早期的太极拳并非以柔化为主,而是化打并重,即所谓“化即打,打即化,化打合一”。这里的“打”,不是“打手”的打,因为打手有时与“推手”同义。这里的“打”是技击,是“逢击便打”的打,有的称“化”为“顾”,叫“顾即打,打即顾,顾打合一”,其实,化与顾并不完全一致,这一点可参看笔者有关文章中阐述,不在此赘述。 太极拳的柔化是太极劲法台弹簧劲的一种表现。在实战中,柔化是一瞬间的事,看上去象格档硬截,其实是完全两样的功夫。也不是健身锻炼中那种慢条斯理的推手练习。推手主要是练习听劲(听劲是练习皮肤,肌肉在接触对方劲力时的灵敏性),并且是先搭好手再开始推。而技击实战不是推手,不会有谁跟你先搭好手,再搞“逢丢便打”。搏击专家越道新曾认为太极拳的较量方法就是“推手”,笔者不敢苟同。沈家桢曾用太极拳技法与人较量,战果不佳,后专门请杨澄甫指点,结果发现与所习走架方法(包括劲法)迥异。吴式太极拳家马岳梁老师说过,太极拳散手一般是不外传的。这大概就是太极拳技击得真传者少的根本原因吧。现在有的人套用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散手合编》和顾留馨《太极拳术》等名家著作中的动作,编出一些散打动作,实际上与真正的太极散手相去甚远。陈炎林著作中的散手基本上没有脱离“对练”套路的模式,有如长拳对打套路;顾留馨的著作没有讲上法和原理,只讲一般方法。 所谓“放过梢节近中节”,是指对方先出手时我不避不让,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手时我不避不让,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已接触到自己的一瞬间,迅速以腰带肩肘迎击对方中节(肘关节),同时攻进对方身前,打其根节。这一手与少林拳法中“迎面来拳使单砍”相似。不同点在劲力:一个用迎,迎是棚劲;一个用砍,砍是截劲;不走螺旋,是短劲。棚劲中虽然也含有截劲,但以弹簧劲为主,而且因为劲走螺旋,对方受力时会前仆下跌;如果单纯砍截,对方受力主要是重心偏移或负痛后缩,不会前仆下跌。这是太极拳不提倡外练筋骨皮等技法特点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不迎击梢节?因为梢节看似有力,实则易躲易架,且不会有实质性杀伤力。进攻者梢节受阻(被架档)不会失重,便于调整,可换手打出另一只拳,而防守者则因与进攻者相距较远,也打不出有效的拳来。迎击中节就不同了。中节已与人体重心有关,一旦被阻可产生重心偏移的危险,同时由于接近对方,梢节已基本失去作用,进攻者门户易于被封。另外,肘关节是人体薄弱环节之一,如果在手臂伸直的情况下受到强大外力冲击,容易折断。当一个人的拳刚打出来的时候是有力的,但当拳打到极点,即手臂完全伸出(不一定伸直),力发完后劲就断了。如果不立即借助身体本身的前冲,不会马上产生第二股力。吴式太极拳第二十三式“卸步搬栏捶”接第二十四式“上步揽雀尾”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这是因为两股力之间是处于完全“无力”的短暂静止状态中。如若此时遭到反击,极易被动挨打。太极拳技击时主要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这也就是拳谱上说“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打法的主要原因。吴式太极拳的野马分鬃、金鸡独立、扑面掌等都是这种技法的典型。其它内家拳,如心意六合拳中摇闪把接刮地风打头拳也是利用这个时间差。 “进身放人”可以省力。拳谚有云“梢节打人如拔草,中节打人如亲嘴,根节打人如走路。进身就是打开门户后登堂入室。门户是指四肢,尤指上肢;堂室指躯干。贴近对方,然后充分利用头肩肘膝胯是等处击人。当然,如何进身是关键。进身之法就是拳谱上的“上法”,须有明师指点才能领悟。进身能力与功夫的锻炼与培养绝不是跟某一两位名人后面练过几天推手就能创编出来的。 太极拳技法训练往往由于强调意念锻炼而看不出技击的真正内涵。这一点与意拳(大成拳)相类似。加上时代的变迁,对象不同,目的各异,练法也变了。顾留馨生前曾感叹:“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一般只讲健身,不讲功夫。……过去太极拳师都是讲功夫”,“现在只要你说跟谁学的,学了多少年,大家一起玩玩就行了,这样难出功夫。” 这种现象的确是太极拳的一个悲剧。追溯起来,这个悲剧的序幕从王宗岳的拳论传世以后就慢慢拉开了。王宗岳的理论主要是指导推手的,这是许多人在技击中不能获胜的根本原因。它强化了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淡化了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在技击上的运用。这就是“杨无敌”后继无人,成为绝唱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纵观太极拳的发展演变史,应当看到,王宗岳的拳论也是一家之言,其中有些见解是他个人的体会,他的真正功力如何,未见史载。光讲“不击不顶”而没有讲“逢击便打”,所以说,“太极十三势”能否包括太极拳术的全部是很清楚的。 太极拳要继承并发展,理论研究也要继承和发展。“杨无敌”本人未见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拳技传下来了。他是跟陈长兴学的,陈长兴有著作传世,如《十大要论》、《战斗篇》、《用武要言》等。所以,现在光讲王宗岳是不够的,还要讲陈长兴。 目前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是很有见地的。许多动作在教学上为了迁就中老年健身需要或者为了图省事,而产生了“变通”练法,已变得差不多看不出技击意义了。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吴式太极拳的“翻身撇身手捶”后有一个“翻身二起脚”,这个动作现在南北两大派都变通为不腾空的蹬脚,仅上海常云阶派仍有古义。再如,北派吴式在此式蹬脚前有一个“白蛇吐信”,初看似为过渡所设动作,其实不然。它的真正含义是:当对方踢或打击来时,先拧身撇开对方攻势,然后上步用塌把封住对方双手。这是打顾法,可以起到破坏对方重心的作用。如果对方失重前倾,则可用头或肩撞击其胸部;如果对方失重仰身,便手脚齐上;双手穿刺其喉,同时用膝或用足尖攻其裆部,这就叫“白蛇吐信”;如对方后撤,立即分掌蹬踢。这也是太极拳《用武要言》中说的“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的打法。 太极拳的技法是相当丰富细腻的。这在吴式老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搂膝挪步,这是一个顾打含一的典型式子,也是吴式太极拳中为数不多的进攻型式子。限于篇幅,仅述其定势精义:前推掌到位后,掌心要作一凸展动作。这就是拳谱上所谓“一着一太极”。实际上是先以手指的螺旋力粘住对方,探测并把握住对方重心,然后再展掌发劲;与展掌同时后足跟外展而发蹬劲。“头须仰起,须现起,腰须竖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这个足跟外展所发的蹬劲,在瓣谱上叫“消息全靠后足蹬”。在众多拳种中,仅心意六合拳亦有此举。“后足蹬”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一肢动万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直,屈要屈的紧”的太极拳技法特点。一句话:一动无有不动。手往前足朝后,既开又合;既裹拧又放纵。对立统一,力撑八面,所向无敌。 那种认为技击是太极拳末技的观点是偏面的。任何拳技练到精微之时具为上乘。“武以德为根,以技为本;无德不立,无技不荣。”当年陈长兴、杨露禅、杨澄甫、吴鉴泉、陈长科等前辈之所以名冠华夏,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总而言之,太极拳的技法是一门学问,是太极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地加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