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新著」郝雨:《新闻传播学概论》

 倚月临风 2020-12-27

书名:《新闻传播学概论》

作者:郝雨  任占文  肖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定价:58元

内容提要

本书以当前主流新闻学概论与传播学导论教材为蓝本,从中提炼出两门课程核心知识要点,并努力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参阅多所高校研究生考试大纲与历年考研真题,对考试重点难点详加解析,并将一些经典考题收录书中,力求使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

鉴于高校理论类课程课时不断压缩的现状,以及经典教材理论色彩浓厚、许多学生阅读吃力的实际,本书写作中力求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阐释清楚,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

                            

作者简介

郝雨:原名郝一民,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

曾经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现代传播》《中国电视》《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数十家核心期刊发表新闻传播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上海大学出版社)、《当代传媒与人文精神》(中央文献出版社)、《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闻学:整体性开拓与重建》(复旦大学出版社)、《媒介批评与理论原创》(上海三联书店)、《中国媒介批评学》(上海大学出版社)、《新闻学概论(当代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十余部。

                  

前言

这是一本新闻学以及大传播相关专业大学课程的理论课教材。为了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我们专门把通用型课程结构中的《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两门必修课的教材,合编成一本,书名就定为《新闻传播学概论》。

因为是理论课教学,往往会被认为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但是,笔者曾经在另外的一些教材的《绪论》中做过这样的表述:

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理论是人类思想的成果;

理论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科学产物;

理论是人类精神放射的照亮世界的光芒!

  新闻传播理论当然就是我们的专业理论,是整个新闻传播学体系中的基础理论部分。而《新闻传播学概论》作为专业理论课,也是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具有理论统领意义的课程。

  《新闻传播学概论》作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研究和阐述的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而本专业的其他应用性课程,揭示的则是新闻传播的各个操作层面或者技术环节的具体规律。学好各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学好各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正确分析新闻及传播现象和有效指导专业实践的重要前提。

此外,费尔巴哈说过一句哲学名言:“作为起源,实践先于理论;一旦把实践提高到理论的水平,理论就领先于实践。”[1]这话实际上阐明了有关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那就是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全部的人的实践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超前性。那么,新闻传播学理论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体系具有着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闻传播理论学习的意义

  1.增强理论思维

我们学习新闻传播理论,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严格训练和努力增强学习者的理论思维。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必须注意,恩格斯这里强调的是“理论思维”,并不仅仅是“理论”或者“理论形态”。而且,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当然也是最普遍的抽象意义上和哲学意味上的理论思维,也不是单指某一学科和专业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公式。而新闻理论的形成和建立,无疑也是理论思维的具体成果;而且新闻理论的思维方式,也显然是纯粹的理论思维的一种。所以,我们学习新闻理论,也绝不能仅仅完全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只是单纯地为了能够具体指导自己的新闻写作和业务活动。学习新闻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学习中充分训练自己的理论思维。

所谓“理论思维”,其很重要的特征和品格就是能够超越和透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直接认识和寻觅隐蔽于现象内里的本质和规律。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只有掌握了较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才能对于世界上的一些事物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主动地站在理论的甚至哲学的高度上,自觉地和自如地取得一种最深刻最本质的认识,从而在社会的生存和竞争的现实中占有最大的主动权。这不仅对于我们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社会成分和成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任何人来说也都是意义重大的。

所以,我们的新闻理论学习,绝不能简单记忆其中的概念和照搬其中的条条框框,而是要让每个学习者的头脑充分开动起来,在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和追问一些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而且,要通过这样的积极训练,进一步强化理论思维方面的整体素养,从而使得我们未来的新闻工作以及整个的人生历程都能够在一种更加理性的境界中顺利进行。

2.开阔理论视野

对于每一个社会人来说,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是必要的。然而,理论思维的养成,又显然是不可能仅仅凭着学习一门专业性的理论课程或者仅仅靠着读上一两本理论专著就能够奏效的。一个人的良好的理论思维,绝不会那么简单地就能够产生出来。要养成较强的理论思维,当然还需要长期的理论训练。而所谓的理论训练,当然包括广泛阅读哲学的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文献。积累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进入较开阔的理论视野。那么,作为新闻专业的学习,新闻理论还只能算是全部理论领域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它毕竟是本专业中的很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构成成分。也可以说,它是新闻专业学习者进入理论天地的一个起步点或者发轫地。如果首先精通新闻理论,也就可以更容易地从此辐射开去,广涉其他各个相关的专业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视野不断扩大。所以,我们学习新闻理论,不能只停留于死记硬背其中的名词概念,还要特别注意站到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居高临下地认识新闻理论,把握新闻理论,或者叫做“进得去,出得来”。也就是说,在新闻理论的学习中,把它当作一门具体的理论学习的课程和对象,要一丝不苟地理解和钻研;而把它放在整个大的理论天地中,它又只是我们放眼理论世界的一个立足点。学习新闻理论,掌握新闻理论的知识,归根结底,还要向更高的理论高峰攀登。这是我们学习新闻理论的第二层意义。

3.取得宏观指导

把新闻传播理论当作一种纯粹的“理论”来学习,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在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中超越简单地概念记忆和机械的观点照搬,而注意着眼更广大的理论天地,并在理论思维的训练上下功夫,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新闻传播理论又毕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新闻理论也就具有着非常明确的专业性。从专业的角度来学习理论,还需要按照新闻传播理论本身的特殊价值和作用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其实,说到底,专业理论的建设并不是完全空对空的。也并不是完全为理论而理论的。尤其是像新闻传播学理论这样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如果从根本上回避新闻传播理论的实用意义和在实践方面的具体指导作用,那也是完全违背新闻传播理论的基本原则的。

那么,具体到新闻专业,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事业以及具体的新闻工作的实际的指导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

如果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对具体的新闻工作具有最现实的方法与操作方面的指导性的,当然是新闻学科构成中的应用新闻学。一般来说,新闻学中的业务研究部分(即采、写、编、评等),着重于具体的操作方法,直接教给从业者在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和各个部门中如何去做。而新闻理论则是从整个的新闻活动的全局出发,系统地告诉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明白为什么必须这样做,那就只能在新闻工作中充当一个“技术”工人,只能凭经验按图索骥地去做。这就不仅不能很自如很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更不可能对工作有创造性地推进。只有既懂得应该怎么做,又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创造新的工作经验,才能把新闻实践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这就是创造性地工作。新闻理论所总结的都是人类新闻活动的根本道理与普遍规律,它可以在更根本更原则的问题上对从业者加以最宏观意义上的和基本方向上的指导。其境界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二、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方法

  无论什么人,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方法都是不能不讲的。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而且,方法又往往是与目的相关联的。在某项事业或某一具体工作中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也决定着对于某些方法的确定和采用。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学习也不例外。以下谈到的三种学习的方法,也是依据我们对新闻传播理论学习的目的而拟定的。

1.追寻理论思路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我们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的目标就是训练理论思维。那么,根据这样的目标,我们在学习方法上就不能像通常的对于其他门类的知识那样,一味地去死记硬背其中的概念或生吞活剥其中的观点。当然,既然学习的是新闻传播学理论,那么对于构成新闻传播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也就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但是,这种熟悉和掌握的过程,一定要开动脑筋,建立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作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基本细胞和组成部分,概念也好,观点也好,定律也好,其语言的表述总是高度简练的。我们的学习也就绝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记忆上。所谓开动脑筋,透彻理解,就是要使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透过那些概念和观点的语言表面,进入其深层的实际的内涵。只有在内心中充分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是真正掌握到家了。而这种真正进入内涵理解的过程,就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思维的过程。这还是理论思维的第一个层面。当我们对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有了十分透彻的理解之后,按照训练理论思维的要求,紧接着还应该进一步思考,这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基本定律又是如何得出来的?当然我们的理论教科书中是要对此加以分析和论述的,那么,我们的学习就要注意紧紧抓住这样的分析过程,完全进入其理论思路,最终理解其是如何从大量的新闻传播现象和实际材料中抽象提炼具体概念,又如何通过推理和论证得出观点,以及最后又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新闻传播理论的整个体系?这也就是理论思维的第二个层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层面。这样的系统深入的学习方法,就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学习效果更快,对理论本身接受起来容易得多也深刻得多,而且又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迅速养成一种良好的理论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2.进入实际感受

对于理论方面的学习来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似乎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我们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当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但是,我们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又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马上就去参加实际工作,直接投入各种实践。我们只能先从书本上一步步地学起。那么,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就不能适用于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了呢?

其实,任何理论学习都必须联系实际,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又并不是简单的一边上课学习一边进行很专业地实践或者叫边学边干的意思。单就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面来看,这个“实际”的概念既包括新闻传播各项实践,也包括在他人实践以及客观现实中的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实践等。我们虽然还不可能马上去参加很具体的工作的实践,但是,在这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我们却每日每时不在与新闻与传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不但每天都要接触和进入经过媒体传播的新闻,而且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也都时时在发生着新闻。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的记者和发布者。于是,我们的理论学习的联系实际,就有了非常广阔的“实际”的天地可以“联系”。比如我们对于新闻作品的阅读,没有学习新闻理论之前我们也许只是被动地或感性地去进行阅读。而学习了理论之后,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去分析我们所阅读到的新闻,主动地按照新闻的有关规律去评判新闻报道的是非优劣。而且,我们既然选择了新闻这一专业,既然将来就要从事新闻工作,甚至已经开始进入了新闻专业的学习,我们就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地去接触新闻方面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多多地阅读新闻报刊。并且在每一次的阅读当中都要积极地把学到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加以运用和检验。一方面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一方面也从中取得未来实践方面的经验。

  3.多读多思

在前文中我们还强调过,对于理论的学习又不能局限于新闻传播理论这单一的专业理论范围内。一个人的理论素养以及整个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广泛开拓理论视野。不同学科的理论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或相辅相成的内容,尤其是在一个知识爆炸、学科渗透的时代,理论视野的狭窄,不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达到一个运筹帷幄、应对自如的境界,从事新闻工作尤其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我们还提倡走出新闻传播理论。我们要把理论的学习,看作是为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理论天地打开的一扇门,而不只是让我们钻进一个空间有限的四面封闭的“洞”。所以,在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都应该不断地涉猎专业以外的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这就是多读。读得多了,也不能仅仅做“两脚书橱”,还要勤于思考。包括对于新闻传播理论本身的学习,都要善于举一反三或追根问底。这就是多思。这是学好新闻传播理论之本,也是将来能够成为新闻界栋梁的最起码的前提。

总而言之,要真正学好新闻传播理论,只靠一本教材显然是很不够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新闻传播学理论已经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广泛接触和了解各家不同的观点,对于我们独立思考新闻传播理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更加广泛的阅读,以不断开拓理论视野。


[1]转引自童兵 . 理论新闻学导论 .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01

[2]  转引自童兵 . 理论新闻学导论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0.1  P.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