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振东 ‖ 文安太保庄淀神祠与行宫探源

 倚月临风 2020-12-27

在今廊坊市文安、霸州两县市交界之处,有一个村子名太保庄。现存最早的霸州志,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58)刻本。此志记全域共三十一里屯,其中的“善来里”,有一村名“大堡庄”。因善来里下有注说,其地“在城东南十五里”,和今天太保庄的位置接近,因此,可以将当时的大堡庄即可看作是今天的太保庄。清朱廷梅修、康熙十三年刻《霸州志》仍记有“善来里”,其中的五个村子之一的“大堡庄”,已改写为“太堡庄”。此后至建国前,霸州的各种方志都如此记。改称为“太保庄”,应该是建国以后的事。此外,也有古代文献将“太保庄”记为“泰堡庄”。

今日的太保庄村,东西为大清河所横穿,北岸的太保庄村为霸州市所辖,南岸的太保庄村为文安县所辖。尽管文安太保庄的村民完全居住在南岸,但北岸也有不少田地和池塘为他们所属,位于大清河的北岸的淀神祠就是这样的情况。淀神祠又称淀神庙,在原址现存新建御神殿一座,内有高两米有余的淀神庙碑,上镌有清乾隆皇帝所题的碑记和诗作,殿门前有精工雕刻的汉白玉石狮一对,高近三米。据说,此殿的西侧就是乾隆行宫的旧址,可惜现已完全夷为平地,一点也看不出旧日的面目。

广大的华北平原自古就以农耕为主,深惧水患。为祈求风调雨顺,在多水的地方,常建有各种神庙。如《大清一统志》记,在清顺天府境内,在涿州拒马河畔建有龙神庙、在固安县东建有河神庙、在天津建有海神庙,而在霸州泰(太)堡(保)庄则建有淀神庙。关于太保庄淀神庙的建设和昔日情况,霸州同治、民国年间的方志、清于敏中等所撰的《日下旧闻考》,以及清乾隆、嘉庆年间的实录等书籍,均有记载。其中,尤以《日下旧闻考》所记最为明确和详细。此书的卷一百十九记:“州城之南太堡村有淀神祠”,这正是今太保庄处于霸州城南的位置。此条下的按语又解释:“东西两淀向无神祠,乾隆三十二年六月,奉勅建淀神祠。额曰甸流承佑,联曰泽薮奠尧封,溥利绥予千里;坊庸准豳蜡,肇殷秩彼百川。’观音阁额曰‘智渊普镜。’皆御书。”这说明淀神祠是乾隆三十二年六月,奉皇帝的旨意而建,祠内有观音阁,祠堂的匾额和楹联及观音阁的匾额都是乾隆帝的亲笔御书。

除去匾额与楹联,乾隆帝还专为此祠的建立撰写了碑文,《日下旧闻考》对之进行了全文收录,名《御制淀神祠碑文》。碑文从“淀”之名的来历说起,论其地原有约七十二淀,后有淤废,可说出名字来的不过四十多个,统而称之东西两淀。西淀方圆三百余里,包含一州四县;东淀方圆四百里有余,包含一州七县。因两淀“无浑流之患,而专清水之利”,所以便为“用答灵佑”“以求民宁”而立此神祠。镌有此文的庙碑至今仍然存在,据杨光主编的《廊坊石刻萃编》记载,此碑高2.09米、宽1.035米、厚0.32米,四面镌字。碑阳镌《淀神庙碑记》全文,碑阴镌有“江湖河海各神司”一诗,下署“淀神祠瞻礼纪事成什,乾隆庚寅暮春之月中浣御笔”;碑右侧面镌有“赞天端籍万神司”一诗,下署“淀神祠瞻礼叠旧作韵,癸巳暮春月中瀚御笔”;碑左侧面镌有“地有灵胥神有司”一诗,下署“戊申春下瀚瞻礼再叠庚寅韵”。据下署的时间,可推知此三诗分别撰写在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由此可推知,御制淀神祠碑所立不会早于乾隆五十三年,而非一般所说的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五年、乾隆三十八年所撰的两首御诗,亦见载于《日下旧闻考》,乾隆五十三年所撰诗未见其载。清同治十三年周乃大修《霸州志》未载乾隆三十五年诗,载其它两首,并多载“千古淀池千古司”一诗,题“淀神祠瞻礼三叠前韵”,署“甲寅季春月下浣”。民国七年唐肯修《霸县志》和民国二十三年张仁蠡、刘延昌修《霸县新志》,均四首诗全录。这说明,在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乾隆五十九年(甲申),乾隆皇帝至少有四次前来淀神祠瞻礼,且每一次都有诗作记下自己的见闻与感怀。

对淀神祠的建立及乾隆皇帝前来瞻礼的情况,《清实录乾隆朝实录》也有断续记载。如该书记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乾隆帝命直隶总督方观承卜地兴工,以建专祠特祀东西二淀之神。很快朝廷得到回奏说:“霸州泰堡庄,南临玉带河,西近于家村,形势爽垲,建祠为宜。”并规划:“计应建正殿、前殿、东西配殿、佛阁,并东西厢房、大门、共三十四间。又御碑亭一座,左右钟鼓二楼、石狮二座。”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淀河神宇建成,乾隆帝答应新任直隶总督杨廷璋的奏请,拟于来年春前往拈香瞻礼,如此便促成了他在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的淀神祠之行。

据《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记载,为迎接皇帝的到来,在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之前,地方官即在太保庄的淀神祠旁添建了新行宫,并得赏银二万两。此次及以后至淀神祠的历次瞻礼,乾隆帝都在此驻跸。另外,嘉庆十三年三月,嘉庆帝也曾前来淀神祠瞻礼,亦曾在太保庄行宫下榻,《清实录嘉庆朝实录》有记。据《日下旧闻考》和清同治十三年以后撰霸州方志记,太保庄行宫额题“澄怀镜治”,楹联题:“行庆顺舆情,那居同乐;来巡筹溥利,广淀资安。”东次间联题:“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西次间联题:“不生波处心恒足,大寂光天相总融。”行宫八景分别是:静宁斋、颐庆堂、惠畅楼、互镜轩、问源亭、延清阁、澄渌池、引薫廊。其中,頤庆堂联题:“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惠畅楼联题:“无边生意归芳甸,有象清明绘野郊。这些不同处所的匾额与联语,无一不是乾隆帝的亲书;对行宫八景,乾隆帝还分别撰诗题咏,集成《行宫八景御制诗》,至今仍被人传诵。从这样的方方面面,颇可见太保庄行宫景致的优美和乾隆帝的喜欢。

虽然仅历经二百余年,而昔日胜景如画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高大的御碑和威凛的石狮是经过村民的保护才得以幸存下来。封建皇帝的行宫算来可能有上百个,而乾隆帝先后来过四次以上,并既有题诗、又有题景的地方却不多;我国古代各种神庙祠堂多不胜数,而奉祀淀神的庙堂可能仅有太保庄一个。目前,曾是西淀一部分的白洋淀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这个处于东淀并矗立着淀神碑的村庄也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刊于《廊坊日报》2020年9月14日第3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