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片《北斗》及其插曲|黄准李元华吕文科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0-12-27

故事片《北斗》视频截图

刘志丹与周恩来

故事片《北斗》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歌颂陕北领袖刘志丹的影片,作为向建国30周年的献礼片,1979年国庆前夕公映了影片的上集,并获得了当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下集于次年推出。《北斗》上下集共计160多分钟,用陕北青年农民申长源谢桂兰的悲欢离合作为主线。剧情没有回避“肃反”行动对刘志丹的迫害,不过表现得较克制。这与刘志丹题材在建国后曾遭遇精分型虐待有关。1979年长影把这个题材推上银幕确有打破敏感禁区的勇气。

故事片《北斗》视频截图

谢桂兰与申长源

编剧胡苏时任长影副厂长,他是一位老延安,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曾长时间工作在延安以及冀中农村。胡苏对世代农民的凄苦以及他们投奔革命队伍的心路有比较深切的体会,胡苏与凌子风共同完成的《红旗谱》剧本于六十年代摄制完成。剧本《北斗》与《红旗谱》近似的地方是都有两代底层农民找出路的曲折。《北斗》是胡苏在六十年代就开始创作的,最早的名字叫《东方红》。因为男主人公申长源身上有农民诗人李有源的影子。《北斗》这个名字是1978年定稿时重新取的。

长影自身的配乐人才并不稀缺,为何邀请上影的黄准过来我没有查到确切的记录,推测与黄准也是名“老延安”有关。在黄准的回忆里,对受邀来到长影为故事片《北斗》(上、下集)写作配乐有比较多的讲述。投入创作前,黄准曾去陕北采风,积累了大量民歌、曲艺素材。作曲家还提到最早拿到的剧本,编剧胡苏已经在本子里安排了一堆“历史歌曲”,让黄准不太开心。是啊,哪个作曲家都希望搞原创谁也不愿意干一个编配“历史歌曲大联唱”的活儿。黄准希望重新调整剧情和插曲的关系,得到了胡苏和导演的认可。那时候胡苏身体欠佳正在医院治疗,黄准的血压也出现波动就势儿住进了胡苏所在的医院,俩人在医院密切沟通,很有效率地修改好了新一稿剧本。按照文献的记录,这部电影中有八首插曲,分别是:

插曲一《寻北斗》(男、女声二重唱)

插曲二《盼北斗》(男、女声领唱,混声合唱);

插曲三《望北斗》(男、女声领唱,合唱);

插曲四《轻歌悄唱》(男、女声对唱);

插曲五《春风吹来花儿红》(女声独唱);

插曲六《走西口(一)》(女声独唱);

插曲七《走西口(二)》(女声独唱);

插曲八《胜利花》(领唱、合唱)

现在能看到的影片视频,好像跟上面这个曲单不完全一致。片中插曲让人感受到鲜明的地方特点,作曲家本人说一部分歌曲她也调和了些南方民歌特点。让黄准比较后悔的是音乐中使用了电子乐,可以看成是作曲家在当时审美时尚裹挟下的无奈之举吧。片中几处陕北民间弹唱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发。

故事片《北斗》视频截图

刘志丹

【刘志丹牺牲时候才33岁,这演员明显选老了

京剧科班出身的歌剧演员李元华被请来演主角,她又演又唱还大秀戏曲演员的身段功夫,从个人秀的视角论,女大主的充盈程度甚佳。为男主角配唱的是老一辈的吕文科,吕老是本公众号运作团队的“爱豆”,夸赞的话不再多讲。不避讳这个图文向吕老倾斜,所以女声独唱的那几首,我没剪进来......

胡苏作词、黄准作曲

女声 李元华

男声 吕文科

尹升山指挥长影乐团演奏

1,《寻北斗》(男、女声二重唱)

2,《盼北斗》(男、女声领唱,混声合唱)

3,《望北斗》(男、女声领唱,合唱)

4,《轻歌悄唱》(男、女声对唱)

5,《歌唱刘志丹》(男声领唱,合唱)

6,《寻北斗》(男声独唱)

最后惋惜一下,长影的很多故事片音乐优质,但厂子却不像上影和珠影以及峨眉厂那么活络,如果从电影拷贝上扒一些原声音乐找机构发行发行多好呢。《北斗》这片花了那么大力气请外援来组音乐团队,结果唱片公司就发行了《轻歌悄唱》一个插曲。唉,太可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