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十)气海穴

 火帝养生_WSH 2020-12-28

气海穴脐下一寸半,如下图,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气海穴一但击中后,冲击腹壁,动脉和静脉还有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道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肓之原穴。有的又把气海穴叫:脖胦,丹田,下肓,下言,气泽,膊胦,季胦。

任脉水气在这里吸热后气化胀散。

(1)、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

(3)、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

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循任脉上传阴交穴。生发阳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