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 | 扬州:让每个孩子“梦想照进现实”

 临渊草堂 2020-12-28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年来,江苏教育系统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入实施教育助力脱贫致富行动。

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执行“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全媒体环省行新闻行动开启!我们将借助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在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事迹、典型人物和成功经验。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子女上学问题,是保障教育公平和确保“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扬州市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实施“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资助模式,以“普惠 特惠”为内容,建立起全员覆盖、全程助学、全面受益的教育帮扶体系,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 

 花季少女更自强 

扬州市将“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作为帮扶的首要工程,成立了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所学校有专人负责助学工作,形成“横向到头、纵向到边”的学生资助网络。

2013年,徐韵歆的父母因车祸双双去世,为了维持家用,年迈的爷爷奶奶打工抚养徐韵歆和两个妹妹。让徐韵歆一家感到温暖的是,姐妹三人都在各自学校享受着免除学费、国家助学金资助、国家生活补助等帮扶,此外还有来自社会好心人的帮助。

徐韵歆说:“有一个叔叔,每年给我和妹妹一人1000块钱,但是他从来不留名字。”

2016年,徐韵歆考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这位自强的姑娘专业学习非常刻苦努力。至今,万代红老师还记得,这位善良的女孩,为了练好钢琴课,自己在纸上画出黑白“钢琴键”,拼命练习。

万代红说:“家里没有钢琴,她就在一张纸上面画了钢琴的琴键,然后在教室里面练习钢琴指法。我看到这一幕,心里还是比较难过,我就问她学校不是有钢琴房吗?她说因为老师下班了,不想麻烦老师,还要借钥匙、还钥匙,那人家老师也不能下班,从这一点看,她也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

今年6月,徐韵歆毕业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拿到第一笔工资,她给家里每一个人送了一份礼物。徐韵歆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小目标:好好上班,多多挣钱,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照顾好家里。

 不漏一个人 

 留守儿童上网课 

扬州市每年把扶贫助学纳入“一号文件”,依靠顶层设计,保证扶贫助学惠及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少”,是省教育厅对全省广大学生的庄重承诺。从1月27号起,扬州发挥智慧学堂作用,组织180多名优秀教师录制专题精品课程,供学生在家点播学习。3月2日,扬州市教育局发布了智慧学堂“云课表”,不仅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课程全覆盖,而且课程从早到晚的安排与上学时“同频”。

钱诗雯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家里没有智能手机、网络,就连普通电视机也没有。正在他们心急如焚的时候,扬州市教育局协调财政部门安排了专项经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配备必需的网上学习设备。   
 

钱诗雯说:“班主任老师送了我一部手机,然后我就可以上网课了。”

班主任高玲介绍:“把这个手机给她用,然后这个费用呢,由我们学校来出。”

据了解,疫情期间,扬州全市共为884个学生配备了手机、平板等线上学习终端设备。

 帮扶更精准  

 六类学生帮到根 

今年秋学期伊始,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重点聚焦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残疾和孤儿,以及受疫情或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等特殊困难学生,主动摸排、提前掌握学生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沟通、帮扶工作,做到“不漏一人”。扬州市将重点帮扶对象明确为六类特殊学生群体,即宏志班学生、低收入农户学生、残疾学生、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以及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新的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扬州市第一中学有24个宏志班,很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在这里就读。黄梦娴常年与疾病抗争,爸爸体弱多病也隔三差五到医院接受治疗。高中三年,宏志班免去她各项学习费用。 

黄梦娴说:“ 学校给了我很多的补助,比如说学费减免、校服减免、伙食减免,帮我申请了社会补助,还有国家助学金。”

高中三年宏志班的经历,让黄梦娴能安心学习,成绩一直排班级前五,而她喜欢的足球,也随着身体状态的好转,慢慢地捡了起来。据了解,扬州市第一中学现有在校生1800多名,该校以宏志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很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在这里就读。

扬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袁玉英说:“教育局每年给我们宏志班的专项拨款是90万元,用于宏志班学生各项减免和助学,那么除此之外,像今年受疫情影响,教育局会单独拨款给那些因为疫情家庭困难的个人进行减免和资助,以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忧。”

今年扬州市决定,新招收中小学宏志班22个,对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实施全免费教育,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推进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启动普通中小学特殊学生无障碍生活设施改造工程。

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匡成兰介绍:“2019年至今,扬州已累计免、减、补各项学习费用1.28亿元,受益学生193.5万人次,其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和国家助学金5349.1万元,受益家庭困难学生7.5万人次。近15年来,我们通过开展‘爱心助成才’活动,积极争取大量社会资源共同扶贫助学。这些奔涌的爱心和托举的双手,陪伴扬州学子一同成长,让每一个年轻的梦想都有机会实现。”

点亮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