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伯年笔下的花鸟世界,秀逸疏宕,诗情画意

 明远小筑 2020-12-29


任伯年笔下的花鸟世界

秀逸疏宕,诗情画意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任颐, 字伯年, 山阴 (绍兴) 人。署款多为“山阴任颐”。任伯年自小画画, 曾以任薰、任熊为师。在清末人物花鸟上成就最著。画取陈老莲的人物, 徐熙、恽格的没骨法, 徐渭、朱耷的写意, 并汲民间绘画和西洋水彩的营养, 最终自成画风, 写意与写实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40岁时名声大噪, 求画者络绎不绝, 以至拼命挥毫, 耗尽心气早逝。


从现存的史料看, 任伯年本身非富贵之家, 同族父辈多以绘画立世, 生活经历较为正常。只是有年少时入太平军而后流浪一说。任伯年的绘画在象征寓意上, 并无太尖刻的抨击现实成分, 只是隐隐地流露出一些武人抱负, 也就是传统的侠义感和惩恶扬善理想。当年他为上海小刀会画《观刀图》影响颇大。《风尘三侠士》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无论当时还是后世, 人们对他的人物、花鸟画趋之若鹜, 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任伯年绘画作品的精神一拍即合。

任伯年笔下的多数花鸟画都透露出丰润祥和的气息。譬如鸡、鹅、鹤、鸳鸯、鸟, 多半形象丰满、色彩华美、神态端详、动作灵秀, 荷、梅、菊、月季、牡丹、兰等花草亦都不变写实形态, 而重在意蕴的生发与开掘。这些特点恰符合了中国人四平八稳、追求幸福圆满但又不“过”的中庸理想。
出于平民百姓家庭和美的心理需要, 也出于画家情致美好高远的创作理念, 任伯年的花鸟画更多地寄寓了对生活情趣的现世推崇。然而, 为什么选择同样的题材, 表达同样理想的画家比比皆是, 单是任伯年拿得了“四任”的头筹呢?在任伯年众多的艺术探索中, 我们仅掀开一个视角就可以看出任伯年中国画写意的魅力所在。


古典文论中对于意境多有理论, 我们理解意境在创作中最基本的一点为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任伯年在花鸟中寄寓人生美满幸福的理想, 怀有明朗趋善、神思高远的心境, 所以他的画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与中国古典诗词相近的是, 在绘画中任伯年也采用了对比对仗的手法来表达美好和谐的韵律。
如《松鹤延年图》表现的是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在中国文化中, 松鹤桃菊都有吉祥长寿及仙境的寓意, 任伯年画松鹤, 高高的松针为蓝, 与之相对的蘑菇地衣也采用同样或相近的色调加以点染。两只舞动的鹤一黑一白、一个仰天一个俯地, 处在呼应的动态中。《双猫图》中黑花斑猫和白猫两个龇牙斗狠是一对比, 猫眼嘴巴涂黄均与斜上方背景一串黄五味子果形成了对照, 无论动静均产生了诗词一般的对仗关系。


《竹鸡图》雄雌一对鸡一大一小, 身处位置的高低又是一个对比。总之, 在他的画作中处处都显示出对比点染而形成的均衡感、韵律感, 以及由题旨不同形成的不同意境。人物画中也充满着对比的韵律, 随意一笔就可将韵脚压住, 提气全篇。如《苏武牧羊》, 无论坐姿还是站姿, 无论着红斗篷还是灰斗篷, 都有相对的道具色彩和神态跟进, 稍加点染就制造出一种孤寂、空渺的思乡之境。
即便不知苏武典故, 也可读出人物寂寞。再如《风尘三侠士》, 上路人与相送人隔树 (相对) 相揖, 上路人这一回望, 与之遥遥的相送, 就定了全篇的基调。参天古树、险山峻岭、独木桥由远及近由高至低, 都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谋划举事的江湖色彩。有如马蹄声声踏踏而去, 端的是林冲版的“风雪夜送人”的境界。

【国画大观】任伯年:为谋生,我也是够拼的 任伯年:至俗于生活,至雅于艺术,三百年来第一人   历代名画欣赏  中国历代绘画电子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