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北斗改变的战略平衡点:日媒披露,中国正迈进新竞争领域

 新用户0407Kvtb 2020-12-29
  反卫星武器示意图(太空战)
  GPS,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的代名词,面对每下一个软件时的定位请求提示,大部分普通用户都会似懂非懂地选择“同意”或“授权”,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可实际上,GPS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名字,并不适合作为所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称呼。在这个送“星”上天代表一国战略能量的时代,天空无疑是向世界各国招手的新战场,或一片祥和或波诡云谲的天空背后,也隐藏着地面用眼观之难以窥探到的隐秘部署。
  上世纪90年代,美军被召唤到波斯湾地区,拿下了压倒性胜利的漂亮一仗,震惊了沉睡中的中国,更震惊了赶不上美军步伐的外部世界。这也是GPS的军事用途首次为人所知。
  伊拉克战场上美军摧枯拉朽的空陆配合战法,和一击必杀的定位导弹威力,让中国军事层面和世界人民首次意识到,卫星定位原来还可以这样用,仗还可以这样打?
  这大概就是美军不习惯讨论作战战术,而倾向于以绝对的武器技术优势夺取胜利,并在此后的小型战斗中将这一方法,一以贯之,不作他想。
  就算GPS商用、军用用途表现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东西,不可能变成理所当然的产物。1993年美军就因为单方面的恶意揣测,而关闭我国“银河号”货轮航行水域所覆盖的GPS信号,最终美军如愿登船搜查。
  这件事直接引燃了国人心中的火信子,随意的猜测都招致美军关闭GPS后扬长而去,这如果放到战时,我们即使研发制导导弹,那还不得轰到自己人?北斗系统,就此应运而生。将被北斗改变的战略平衡点,也逐渐崭露头角。
  20多年后的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定位系统正式完成全球组网,也和预料中一样,拉开了中美太空战领域竞争的序幕。
  我军作战的精确度也达到了和美军一致、甚至超越美军定位精度的水平,这种优势,能够让军队做出更为精确的部署,执行更接近于外科手术精度的军事任务。在电子战、网络战、太空战等现代化战场上,更具备先人一步的战略优势。
  在北斗实现全球组网后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的商用、军用定位服务,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而美国在这半年时间里,也幸或不幸地遭遇了一些重大变故。
  世界局势也迎来了一些微妙变化,其中令人意外的是,一向慎言慎行,唯恐老美不高兴的日本媒体,也略显暧昧地发布起了褒扬性质的文章。
  11月25日,“日经评论”网站文章称,美国卫星数据显示,在165个国家和地区之中,中国北斗定位系统观测信号频率明显强于美国GPS。
  不仅在陆地国家中是如此,海洋上的GPS信号也对各国的日常经营和军事部署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足够疼痛的一课。
  东京大学教授松田康弘称,中国方面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太平洋地区。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我们想专注自己本土的发展,美国海军也时不时地会在太平洋海域找点事情。
  此外,“日经”文章称,中国正在向新的竞争领域不断迈进,涉及且不限于太空、网络,乃至“大脑优势”等前沿发展领域。这时,北斗已成悬在西方头上的一把刀,让他们再也无法对发展中的我方阵营无所顾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