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清代.刘源《淩煙閣功臣圖》2

 pf2019 2020-12-30

第六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士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義村人。唐代開國功臣。長孫皇後的舅父,曾多次照顧年幼時的長孫氏兄妹,官至尚書右仆射。唐太宗稱他“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鲠規谏”,貞觀十二年(638年)與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葇、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編《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

第七名奪槊陷陣智勇雙全——鄂公尉遲敬德

        尉遲恭(585—658)字敬德,鮮卑族,朔州鄯陽(今山西朔城區)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並州都督,谥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身戎馬倥偬,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後尉遲恭被尊爲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門神”的原型。 

 

 第八名南平吳會北定沙漠——衛公李靖

        李靖(571—649),字藥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陝西)人,唐朝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李靖是諸多將領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軍功的人,其人善于明哲保身,故而終生無大患。但是由于玄武門之變保持中立,所以多數時間賦閑在家。

 第九名骨鲠大儒直言不隱——宋公 蕭瑀

        蕭瑀(575年—648年),字時文,自幼以孝行聞名天下,且善學能書,骨鲠正直,並深精佛理。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爲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沈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爲“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太宗認爲蕭瑀性多猜貳,剛忌太過,最後谥曰“貞褊公”,冊贈司空,陪葬昭陵。由此,可見一個人再忠厚梗直,畢竟逆觸龍鱗,使人耿耿于懷。

第十名臨危不懼真正將軍——褒公段志玄

        段志玄(?~642)唐初齊州人(現山東臨淄),唐代開國功臣。其父段偃師,隋末爲太原書佐,從李淵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志玄隨父在太原時,甚爲李淵次子李世民所重。貞觀十一年(637年),被改封爲褒國公,貞觀十二年(638年),拜右衛大將軍,貞觀十四年(640年),加鎮軍大將軍。貞觀十六年(642年)病卒,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谥號“莊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