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原住民,真的会上网吗?

 lpl求知获识 2020-12-30

 

在互联网社会,网络技能、网络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就像在工业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具有识字能力的文化素质。人们需要正确认识到互联网社会的时代需求,正视在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网络技能习得和网络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代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生就带有一定的网络“基因”。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具有天然优势和技术条件,只要人们加以重视,势必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预期成果。然而,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承担重要功能的教育机构、家庭、企业,没有完全认识到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必要性,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把网络当作洪水猛兽来看待,反对将网络素养作为青少年必须培养的基本能力,采用各种隔离、阻断的方式,尽可能少地让青少年接触和使用网络,更不要谈培养网络技能和网络素养。
因而,需要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重新了解网络素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让学校、家庭和企业联手打造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的网络素养培养体系。
培育青少年的网络素养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将网络素养作为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要与时代同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按照青少年接受能力设置课程体系,从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安全、网络创新等软硬件各个方面综合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网络世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网络在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青少年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培育青少年的网络素养需要动员家庭参与,把握住青少年上网的第一场所。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第一次接触网络往往是在家庭内部,在进入学校之后最主要的上网场所仍然是家庭,家庭扮演着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第一场所和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家庭参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与学校的正规教育有所不同,父母的网络知识、网络素养和网络行为对青少年有直接的身传言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网络知识、网络素养和网络行为。
故而,在家庭参与中应该侧重亲子教育和亲情感化,通过积极、有效、包容的亲子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换位理解和情感联系,以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习得和提升网络素养,避免其过度依赖网络世界。
最后要强调企业责任,推广企业与家校之间的合作。所有的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公司作为给青少提供网络空间和内容的主体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企业责任,尤其是在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文学和动漫等青少年最喜欢的网络内容和网络领域,更是需要相关互联网企业高度重视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倡导企业联合学校和家庭,共同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多开展与腾讯DN.A计划类似的,联合学校和家庭共同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公益项目。
正如中国日报社、新教育研究院和腾讯DN.A计划近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的“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论坛”发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倡议》中同样提出的那样,应重视网络素养的家庭教育,强化教育系统的主阵地作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社会合力缩小数字鸿沟。
网络技术在现代化国际竞争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将培育青少年网络素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育青少年网络素养不仅顺应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而且把握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脉搏。
网络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最基础的人口素养,应当把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作为国家战略任务来进行顶层设计。坚持立足中国具体国情,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为现实基础,正确认识中国存在的青少年城乡数字鸿沟和学校网络素养教育不足的现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履责和全民行动的原则,创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优化和合理配置网络资源,改革和创新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积极作用,全面建设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体系,最大限度加速培育和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为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提供人才的战略梯队。
 (作者: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文字:田丰
栏目主持人:张永群
责编:王子墨
编辑:常莹 朱晓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