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如何做好环保小组?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何楚盈

    单位 | 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䲞沙花园社区属于一个整体搬迁小区,岛民从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大家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有所改变,从岛上的随意生活到社区生活,从随意扔垃圾、吐痰到爱护社区卫生环境,居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近年来,社区居民个人素质有所提高,但不文明现象还是存在。关于社区随地乱扔垃圾、吐痰、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需要大家共同改善,增强社区卫生宣传氛围,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提高社区文明面貌。
为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培养青少年环保的行为意识,提倡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关心环境质量,正阳驻沙田䲞沙花园社工决定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文明倡导小组。


希望通过本次小组,让青少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关注周围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案例预估分析
针对社区普遍出现的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需要大家共同改善,因此,社工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相关环保服务。
首选服务对象设定是青少年,青少年群体因其年龄段独特性,具有智力发展显著、求知欲强等成长特点,他们会有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思想的需要,这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是是社区的活跃群体,社工开展的环保服务,注入青少年青春血液,不仅能够为社区环保出一份力,同时也能向身边人宣传环保知识,影响更多的居民加入。
三、案例服务计划
(一)小组工作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
根据小组工作中的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主要促进居民参与,激发个人潜能,居民通过参与学习相关卫生知识,提升居民的环保认识。
在实施原则方面,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环保文明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服务对象增强对环保的认识;
2、目标:
①小组结束后,90%的组员可以说出至少2种垃圾分类等相关环保小知识;
②小组结束后,80%组员能够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在来参加小组时能够随身携带环保袋。
(三) 介入策略
本次小组将结合小组工作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设计小组内容,通过开展青少年文明倡导小组,以普及环保小知识、环保行为实践等形式,在小组过程中,社工通过PPT讲解形式及互动,让组员了解到社区基本卫生问题、垃圾分类小知识等。引导组员爱护社区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一节:社工讲解社区的卫生问题,普及基本环保知识等内容,让组员了解到社区的基本环卫生问题,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第二节:社工主要向组员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组员体验垃圾分类教具,增强组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第三节:社工主要向组员讲解塑料袋的危害及环保袋的使用知识,提倡使用环保袋,尽量少用塑料袋。
第四节:社工组织组员参加社区清洁实践活动,在捡垃圾的过程中,组员一边捡一边可以说出垃圾分类类别。
第五节:“以物换物”为主题,组员将家中搁置还能使用的物品带过来,组员之间相互交换需要的物品,提倡环保理念,旧物利用。
小组结束后: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之后,将在小组中所学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节次/日期

小组内容/流程

过程记录及反思

第一节

2019/5/18

1、 社工介绍小组内容     

2、 组员自我介绍             

3、 破冰游戏(萝卜蹲)  

4、 社工和组员共同制定小组约定                              社工讲解社区存在的卫生问题、普及基本环保知识、学习环保拍手歌                                            

5、 授章,环保小卫士徽章。组员分享本节小组感受,社工总结小组,预告下节小组内容,大合照,结束。

   本节小组过程中,组员主动站起来向大家认识自己,在破冰游戏中,组员之间玩得非常开心,打破了从不认识到可以玩在一起的氛围。在制定小组环节中,组员积极地每人说出一条小组规则,形成了本小组的小组约定。在学习环保知识环节中,组员认识到乱扔垃圾现象在本小区较为严重,需从自身做起,爱护小区环境。最后学习环保歌,组员朗朗上口,三楼传遍了他们的歌声。随后,社工授予他们“环保小卫士”徽章,这满满的仪式感,让组员们感到使命感,争做小区环保小卫士。最后,组员们分享本节小组,让他们认识到小区环境需要大家去爱护,从自身做起,同时去感染身边的人。 

第二节

2019/5/25

1、 回顾上节小组              

2、 社工向组员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组员体验垃圾分类教具    

3、 组员共同DIY环保标语刮画                                                       

4、 组员总结小组心得,社工作小结,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本节小组过程中,组员对垃圾分类有很大兴趣,社工在讲解,组员非常认真听,在体验垃圾分类教具时,分类得很清晰。在制作标语刮画过程中,组员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标语,然后设计不同的图案装饰,结束后,组员纷纷表示对环保感兴趣,希望社工能多开展此类活动。

第三节

2019/6/1

1、 回顾上节小组              

2、 社工向组员讲解PPT塑料袋的危害及环保袋的使用,提倡使用环保袋,尽量少用塑料袋。      

3、 组员DIY环保袋             

4、 组员总结小组心得,社工作小结,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本节小组主要向组员讲解塑料袋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对动物的危害等。随后向组员普及使用环保袋的好处,可以重复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组员在听社工讲解的过程中,也向社工提出了疑问,也给出了环保建议,形成良好的小组氛围,在DIY环保袋过程中,大家很认真的做,还把环保标语写上去,做完后大家纷纷表示,平时都会使用环保袋。

第四节

2019/6/8

1、 回顾上节小组              

2、 社工向组员讲解本节小组内容,本节小组内容主要组织组员在小区内捡垃圾,并将组员分组,社工讲注意事项                                

3、 出发,在小区内捡垃圾                                                         

4、 组员总结小组心得,社工作小结,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本节小组主要组织组员在小区内捡垃圾,在整个过程中,组员不怕晒不怕累,非常积极地在草坪等空地处捡垃圾,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也会和社工分享垃圾的分类。在小组结束后,组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希望以后多点开展此类活动。

第五节

2019/6/15

1、 回顾上节小组内容    

2、 社工讲解本节小组内容,本节小组内容主要是“以物换物”,组员将家中搁置或还能用的物品带过来,组员之间相互交换需要的物品,提倡环保概念,旧物利用             

3、 组员轮流分享自己带过来的物

4、 交换环节开始           

5、 组员总结小组心得,社工作小结,颁发“优秀环保小卫士”奖状。小组结束

在本节小组中,组员纷纷分享自己带过来的物品,让大家了解到物品后,开始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使得旧物能够再使用,大家也吸收了这个环保概念,小组结束了,组员们表示在小组中很开心,学到环保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交到新朋友。

小组结束后

小组结束后: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之后,将在小组中所学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成效评估
(一)评估方法/工具
本次小组主要采用观察、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法等方法对小组的目标进行评估。
1、观察法:工作员在小组进行期间对组员进行观察,随着小组内容的深化,组员在小组的参与度也随之加深,每一名组员都能参与到小组的每个环节中,例如共同制定小组约定、DIY环保标语、DIY环保袋、参与环保清洁活动等。
2、抽样问卷调查法:在小组结束时,工作人员对5名组员进行问卷调查,组员对目标达成情况、时间安排、小组形式、场地安排、小组内容、工作员表现、投入程度、小组成效进行打分,统计得出平均分为4.8、5.0、5.0、5.0、5.0、5.0、4.8、5.0,平均分达4.95分(满分5分),小组总体满意度为99%。

3、统计法:1)工作员通过统计每节小组的出席人数,可以得出组员的参与度及积极性。本次小组共报名21人,每节小组的参加人数是19、19、18、12、15,总的出席率为79.05%。在小组过程中,至少有15名组员会坚持参加四节以上的小组,投入程度占小组的71.42%,说明组员的投入程度较高,愿意并能投入到社区环保服务中。
2)工作员通过统计组员在小组过程中能够说出至少2种垃圾分类等相关环保小知识;以及在分享环节组员的心得体会来评估组员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成效分析
1、总体目标达成情况
具体目标
达成情况
①小组结束后,90%的组员可以说出至少2种垃圾分类等相关环保小知识;
已达成,通过小组问答、分享环节可以得知90%的小组成员掌握至少2种垃圾分类等相关环保小知识。
②小组结束后,80%组员能够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在来参加小组时能够随身携带环保袋。
已达成,通过观察可得知, 80%组员在参加小组时,会使用自己DIY的环保袋出行。
2、小组成效
小组工作中的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主要促进居民参与,激发个人潜能,居民通过参与可以学习相关环保知识,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不仅学习了环保知识,还能与社工共同参与社区清洁活动,为社区环保出一份力,同时也能影响其他居民参与其中。
  
通过开展本次小组,不少组员表示,从前并没有那么关注环保,更不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如今学习到了相关的环保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也能普及身边的人,向他们普及环保知识,动员他们参与环保行动中。
六、社工反思
(一)小组设计

1、计划的反思

社区环保教育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展的工作,目前更多的是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本次小组向社区青少年普及环保知识,让青少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关注周围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执行的反思

本次小组如计划顺利完成,在小组的第二、三节中可以选择较大的场地进行,这两节的内容主要是普及环保知识,选择较大场地可以让更多居民参与其中,了解环保知识。在较大场地开展小组,不仅能够向更多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同时也能提高组员的积极性。

(二)工作员自身的反思

工作员在小组的各个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定位:

在小组的初期,工作员既是教育者,也是引导员;在这一阶段,工作员需要向组员讲解、介绍社区环保的相关知识;同时需要引导组员遵守小组规则及开展小组计划。

在小组的中期,组员已经在前两节小组的互动中出现小组领导者,所以在这一阶段工作员需要承担协调者的角色,协调组员间的关系;并鼓励组员继续参加小组。

在小组的后期,组员逐渐能独立根据工作员的指令开展小组工作,在这一阶段,工作员的主要职能是增能,增强组员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如何学好社工实务?

“10分钟社工课”了解一下~

数十位资深社工实务经验倾囊相授,快快收下

每天10分钟,一起来充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