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不是母子之间的杀手,而是99%父母都做错了这一点

 昵称3cnM8 2020-12-31

为人父母后,除了辛苦挣钱养家,最头疼的大概就是辅导已经上学的孩子作业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当资讯越来越发达,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无孔不入地通过网络进入我们的世界后,越来越多的鸡汤和励志文章就开始对每个父母洗脑,希望他们培养出中国的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打造下一个马云和李嘉诚,尤其是被奉为座右铭的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成为无数爸妈勉励孩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警示恒言。

于是,每到放学后回家,一场由一份作业引发的惨案就声嘶力竭的上演。

在父亲忙着挣钱应酬的大部分家庭模式中,辅导检查孩子作业的艰巨任务就落到了妈妈身上。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妈妈辅导孩子作业时不忍直视的惨状――血压升高、夫妻大战、吐血住院、一旁闲着的爸爸深怕引火上身而不知所措的坐立不安,甚至抖音上出现因为惧怕辅导作业而“提前送女婿,送儿媳”的无奈呐喊。

等等等等,如此这般,究竟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还是父母的要求太高了?

联想到前一段时间刷屏的“5岁男孩超强简历”,很多家长感叹,“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更有人表示,“算了,我还是不要小孩了”。

诸多自暴自弃的论调让众多父母在对比中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与伤害,觉得依然是别人家的孩子最优秀,自己生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可是,在诸多的言论中,却很少有人觉得这个“5岁学霸”的故事其实并不适合套用到每一个同龄甚至大龄孩子身上。

有意思的是,我们再了解一下这个“5岁学霸”的背景:爸爸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是一个稳重宽和的好爸爸;妈妈毕业于同一所名校的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是一个睿智自信的好妈妈。

好爸爸+好妈妈=优秀的孩子,好像是自然天成的组合,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一个天才,谁也不会有太多的怀疑。

而最近又有一篇题为《“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故事引发诸多妈妈转发。

与上面的故事背景颇为相似的是孩子爸是985的工科博士,妈妈是985硕士,并在最佳生育年龄27岁生下了儿子,但结局去截然相反——儿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不好。

为了让儿子学习成绩赶上去,妈妈给他报了许多辅导班,甚至请了一对一的家教,竭尽所能地花钱出力。

不仅如此,白天儿子去上学,妈妈还按照上课进度,在家对着各种辅导书和视频,努力学习,争取和儿子的教学同步,晚上再来辅导儿子。

可是,即便这样,儿子的成绩依然不行,而且因为妈妈天天给他学习加码,他熬夜太多、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发烧,四年级就戴上了近视眼镜。

终于,妈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的孩子,确实资质一般。”

他们终于明白,两个曾经的学霸真的生出了一个不善于学习的“学渣”,至少现在是的。

于是,他们转变思路,放下焦虑,放下和其他家长之间的攀比与对比,开始重新看待自己的儿子,妈妈也开始冷静思考学习的意义。

其实,每个父母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无非是为了让他以后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有的人如比尔·盖茨,即使大学退学创办微软,依然可以成为世界首富。

这叫智慧过人,人中龙凤,成功只不过水到渠成;

有的人如周迅,文化不高没有受过科班训练但是依然凭借精湛演技拿奖无数,

有的人如王菲,天生一副好嗓子,凭借靡靡之音就轻松成为华语乐坛天后。

这叫天赋使然,老天赏饭吃;

有的人如马云高考三次才进入普通大学,求职被拒无数次,终于创办阿里巴巴,

这叫后天努力,时光不负。

纵使没有过人智慧,超然天赋,不负努力,以及连连好运,但是,你依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梁晓声曾发问: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有家长回复:因为我们对平凡的人生爱得深沉。

是啊,我们的恐惧往往来自内心的那份不确定和没有安全感。

那什么是不确定和安全感呢?

就是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又更希望他们成为成功人士的未可知,以及最怕成为父母一样的平凡之人的焦虑与急切,导致了如今的父母大多数都缺乏安全感。

这种缺乏,导致的结果就是爱你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满足自己的方式爱你,另一种是用满足你的方式爱你。

上学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的学习;

等毕业工作后,又担心孩子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才是最满意的。

正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一样,对于男人来说,找个罗子君那样的漂亮得体,却觉得好吃懒做、花钱大手大脚,只会打扮;找个保姆那样会做饭做家务、还会照顾人的,又嫌长得不好看带不出去;找唐晶那样的职场金领白富美,又怕太独立降不住;找薇薇安那样漂亮能干、主动献身的,又怕招蜂引蝶给自己带绿帽子;找罗子群那样朴实安稳没有野心,长相能力一般的,又怕生活平凡沉沦于家庭琐事无法自拔。

对于女人来说,找个陈俊生这样能赚钱长得不错又肯让自己当全职太太养她一辈子的,又怕有一天老公出轨自己成为黄脸婆;找个老金这样老实本分、踏实过日子生活不错的,又觉得好人不懂浪漫、生活节制太无趣;找个白光这样油嘴滑舌、死缠烂打的,又受不了他的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找个贺涵这样归国精英、高富帅的成功人士,又担心被别人惦记成天提心吊胆。

父母一生都在为儿女操心,出太阳怕晒着,下雪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而且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样的父母太爱孩子了,总是为孩子操碎了心,到头来还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

他们一心付出,操劳一生,却不懂得适时的退出,保留一份距离感和安全感。

不能说父母不伟大,也不是责怪父母,只是爱是会呼吸的,也需要空间和距离。

拼命的想要握得更紧,反而越容易失去。

在如今资讯越来越发达的21世纪,学霸常有,而平凡如你我的路人更是数不胜数。

人人都想当老板,各个孩子都考100分,每个学子都进入北大清华,毕业后全部涌入世界五百强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这有可能实现吗?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吗?

我不是为懒惰和不成功找理由,也不是说你努力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就找借口不再努力,只是很多时候,你所谓的努力只是感动了你自己,你那没有方向的努力毫无意义。

就比如很多父母给孩子报培训班、兴趣班,只是觉得邻居家的孩子也报了,孩子的同学们都会乐器绘画舞蹈,我的孩子也要会一门艺术,却全然不顾不问孩子究竟是否喜欢,或者到底喜欢什么。

就好像,孩子明明喜欢吃桔子,父母却给了他一堆榴莲。扔之可惜,食之有味;孩子不吃吧,怕父母伤心;吃吧,可是又难以下咽。

造成的结果就是,彼此都承受着一份内疚与自责,却不懂得平等的去沟通和尊重,然后以同理心去尊重彼此的选择。

诚然,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出生论(我在之前文章《近十年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有钱真的能保护你所有梦想成真》已写过),但是我们承认平凡,并不是要甘于平凡,甚至自甘堕落,而是依然要尽最大努力去为之奋斗。

付出十二分努力,如果赢得十分成功自然很好,如果只有六分回报也不要气馁,哪怕最后只有二分希望,都不要自暴自弃,也许这条路不通,还有另外一条通往罗马的小路在等着你。

也许一转身一回头,你依然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未来和幸福。

父母永不放弃自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路线,父母的作用其实是帮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